回覆列表
-
1 # 公子想
-
2 # 老玉77
這問題怎麼回答?
我只能這樣說,能達到現在國家一級文物標準的,除了玉器還有什麼?
或者換句話說,4000年5000年或者6000年前能達到現在國家一級文物標準的,除了玉器還有什麼?
-
3 # 解密組織丶五號小組
怎麼說呢,春秋以前有很多朝代,最典型的就是周朝也分東周和西周,那就以周朝為例,它的文物,文物只是現代人對古代人使用的物品的叫法,比如當時的青銅器器壁比較薄,經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又沒有春秋以後的防腐技術條件好,所以各方面都不得已儲存至今!現在能公眾於世的基本都是當時比較有權貴的墓出土的文物!
-
4 # 簡單EASYING
第一,年代久遠。這麼長的年代,除了青銅器,玉器等,這些東西外,應該也不見得留什麼東西了……
第二,廣為人知的文物都是需要儲存完好的,你總不希望去博物館看見幾個殘片吧?春秋時期,大多數都是殘片了…… 更別說以前了……
最後,這些文物,說少也不算少,畢竟,青銅器廣泛使用的年代就是那個時候,那你還想看見除青銅以外,別的什麼東西呢?
如有不當之處,盡情指正
到底是誰說的春秋以前的文物不多的啊?有關注過春秋以前文物的資料麼?這是一個誤導,以為春秋之前離我們很遠,應該不會留下什麼文物?春秋以前人數量少、活動範圍小、留下的遺物就較少?這只是一部分人的想象,真是的情況到底什麼樣的呢?
要回答春秋以前的文物多不多,首先那得知道春秋之前有多少文物?這是一件工程量巨大的工作,不過不要擔心,這個工作去年就已經完成了。2012年的時候,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通知》要求,中國開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從2013年12月31日起至2016年10月31日截止,歷時三年多時間,終於把全國“所有的”文物做了詳細的普查。這次大普查,終於讓咱們清楚了咱們國家有所少文物了。
普查全國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4907件/套。其中,按照普查統一標準登入文物完整資訊的為26610907件/套(實際數量64073178件),全國各級綜合檔案館館藏紙質歷史檔案81544000卷/件,一直認為自己看的東西夠多了,這樣一對比還差的相當遠啊,不要說全部了,就是看過的珍貴文物數量,也只是九牛一毛,感覺刷館看展覽的任務還是很艱鉅。
再給大家看一幅圖,這幅圖很直接明確的告訴了我們,歷朝歷代的文物數量有多少,春秋以前,也就是東周以前,有點點可惜的是,這裡將周代作為一個整體展示出來了,沒有分東周西周,這裡就做一個推算和估測吧,權當西周的文物佔個周代文物總數的1/3,那這樣春秋之前的文物加起來應該佔國內所有文物數量的3%左右。
單看3%這個資料,比很多朝代的文物數量都要多,你看圖表中明代文物也就2.83%、元代、金代、西夏、隋朝、南北朝、東晉十六國、西晉、三國等時期的文物數量還不足1%,從絕對數量上來看,春秋之前文物數量那是絕對不少的。
再看看春秋以前的文物質量,到底多少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根據國家公佈的幾批禁止出國文物的數量來分析一下。截至目前,我們國家一共公佈了195件(套)禁止出國文物,其中春秋以前的文物有新石器時期的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夏朝七孔玉刀、商後母戊鼎、西周晉侯夫人組玉佩等文物共計44件套之多,佔全國禁止出國展覽文物總數的22.6%之多,說明這一時期珍貴文物數量是非常多的。
那麼根據文物一普這一時期,有多少珍貴文物呢?大概佔所有珍貴文物總數的7.5%左右,遠遠高於上面3%的數量,可見這一時期的文物質量還是相當高的。
為什麼有人覺得春秋之前的文物數量不多呢,原因是春秋之前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加起來動輒都是數百萬年以前, 這麼多年文物總數才佔3%,均分一下是不怎麼多,剛剛我們介紹的一些朝代文物很少那是因為有些朝代時間很短,沒有留下多少文物也就不足為奇了。還有一個原因,讓大家覺得春秋之前文物少,是因為春秋之前儲存下來的東西的種類很少,因為年代太過久遠了,能儲存下來的東西只有石器、玉器、陶器、青銅器、金銀器等文物,看來看去都是一樣的,感覺比較少。但是透過這次全國一普的數量來看,春秋之前的文物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品質上,從珍貴程度來看都絕對是不少的。
下面我們看幾張,春秋之前的珍貴文物,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