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網上看有人說枇杷膏不是用枇杷做的,那是用什麼做的呢?
7
回覆列表
  • 1 # LiIama

    枇杷在傳統中藥裡一直認為是具有消食止渴、潤肺止咳、養顏增白、預防風寒、增強視力、補充體能、散節抗癌等等功效。特別在止喘平喘、益氣化痰、散風補氣、滋津養水的偏方中枇杷常用。枇杷除果實外,樹葉、樹枝、樹汁、根莖都可入藥,在枇杷盛產地區百姓自己、自家都熬製枇杷膏,並根據需要和掌握的知識混入蜂蜜、桔皮、貝母、甘草、蘆薈等備用。因此,正宗傳統的良心藥中藥廠應該是以枇杷本身為原料製做枇杷膏。換句話說,不用枇杷做的“膏”還叫“枇杷膏”嗎?

  • 2 # 一個科普

    枇杷膏竟然不是用枇杷做的?而是用它 這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如今的時節,正是枇杷上市的時分,水果攤上的枇杷一溜劃一地排在了攤架上。枇杷酸甜可口,還有潤肺止咳之效,川貝枇杷膏也是我們從小到大沒少吃的止咳藥。可有多少人曉得,我們吃的川貝枇杷膏,並不是枇杷做的。用的可是枇杷葉!枇杷葉止咳還止嘔《中國藥典》(2015年版)記載:枇杷葉入“肺、胃經”,功用“清肺止咳,降逆止嘔”,主治“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李時珍是這樣評價枇杷葉的:“氣薄味濃,陽中之陰。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氣之功耳。氣下則火降痰順,而逆者不逆,嘔者不嘔,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其粗心就是,枇杷葉善下肺胃之氣。下氣,在這裡可以複雜瞭解為就是降氣。拿肺病來說,西醫以為,“肺主氣”,也就是影響我們的呼吸。假如肺氣機不暢,肺氣上逆就會誘發咳喘症狀。 枇杷葉就能緩解這種不適。而枇杷葉還有下胃之氣,所以對噯氣、呃逆、噁心嘔吐也有用。枇杷葉止咳又止嘔,但其“清肺止咳”的成效還是最強的。明天百姓家中常備的“川貝枇杷糖漿”“枇杷止咳膠囊”,用的便是這中藥枇杷葉,最合適肺熱咳嗽、痰稠者。另外,枇杷葉還可用於一些消渴、胃熱證的成藥或方劑中。新穎枇杷葉止咳,靠譜嗎?採收枯燥後的枇杷葉,就是中藥“枇杷葉”的原藥材。去除枇杷葉反面的絨毛,用水噴灑潮溼使其硬化,切成約1釐米寬的絲,再枯燥,就是可用於治病的“枇杷葉”。怎樣用呢?一是煎水喝。南朝醫藥家陶弘景還交代了一個簡便的用法:“若不暇煮,但嚼汁咽亦瘥。”意思是:假如來不及煎煮,間介面嚼吞服汁液,病症可除。第二,則是“炙”。(注:炙,是用液體輔料悶潤後高溫翻炒,如今用得較多的是“蜜炙”。煉蜜,指的是生蜜加水煮沸後,過濾去除雜質再稍稀釋而成)聽上去很專業,但也有個蜜炙枇杷葉的家常做法:取枇杷葉飲片(即已去毛、切絲、枯燥),加用開水濃縮的煉蜜拌勻悶潤,文火炒至不粘手為止,每100克枇杷葉(絲),用煉蜜20克左右。枇杷葉經蜜炙當前,加強了潤肺止咳的作用,很合適肺燥咳嗽、乾咳無痰的人。也可以自行用蜜炙枇杷葉煮水、煲湯,來緩解咳嗽症狀。留意:絨毛沒除,吃了越咳有些人學著新穎葉子來煮水喝。枇杷葉是好的,用的也對症,後果越治越咳,怎樣回事?中藥的炮製加工,可謂“精雕細琢”。枇杷葉的炮製用藥記載,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中藥炮製經典《雷公炮炙論》,書曰:“採得枇杷葉後,粗布拭上毛令淨,用甘草湯洗一遍,卻用綿再拭令幹……”原來,枇杷葉外表雖潤滑,反面卻滿是絨毛。這些絨毛一旦進到了藥湯裡,服用時便安慰咽喉,誘發猛烈咳嗽。

  • 3 # 東家APP

    這有兩種做法,枇杷味甘酸、屬性平中帶些許涼,基本上既不偏寒也不偏熱,任何體質的人都可以吃。雖然叫做枇杷膏,但事實上,中醫裡真正入藥的並非枇杷,而是枇杷葉,可以清肺熱、降胃氣,對煩躁、口渴也有助益。

    而我接觸到的做枇杷膏的匠人, 也有用新鮮枇杷做的枇杷膏,就是跟枇杷葉相比,枇杷果實的功效就弱得多了,可為食補。製作枇杷膏,需要用8小時慢火熬製,18斤枇杷熬製1斤枇杷膏,味甘甜微酸。

    網上也能找到製作枇杷膏的攻略。

    在江浙的這兩週,正好是採摘枇杷的旺季,我發一些圖,來還原一下製作枇杷膏的過程:

    需要的材質:

    新鮮枇杷,冰糖。工藝比較複雜,但材質很簡單。

    如果你要在家裡做枇杷膏,也就是:枇杷+冰糖+川貝粉

    1.取鮮果洗淨去皮去核

    2.加入冰糖

    3.熬煮不斷攪拌

    4.加入川貝粉後熬好的枇杷

    5.最後等還要等冷卻分裝

    服用時湯勺取適量開水沖泡即可,此膏有潤喉清肺潤肺止咳的作用,裡面的枇杷口感很贊。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和對枇杷過敏者禁止服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班上出現未成年人威脅老師同學生命安全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