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秦鐵鷹劍士

    簡單的說,爵位是對一個人的功績的認可,同時附帶了很多特權,是終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襲;官位是具體做事任職的職位,一事一任,不是終身制,也不可繼承。官位是在其位則有對應的俸祿;不在其位,則沒有俸祿。官位與爵位基本上是對應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績,則爵位高;在官位上沒有功績,則沒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會降低爵位。

    一、春秋以前官爵一體化

    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體化的,爵位與官位區別不明顯,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則是較大諸侯國的國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擁有的高階爵位。子與男則是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

    秦國在商鞅變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體化,變法後慢慢官與爵相分離。比如衛鞅以左庶長之身在秦國變法,這個左庶長即是官位,又是爵位;衛鞅收復河西之地後,以其大功封爵位為大良造,這個大良造還是官爵一體化。後來的秦國上將軍白起,因多次打敗六國,以赫赫戰功封爵為大良造,這時官與爵已分開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國上將軍,爵位是大良造,後升為武安君。

    二、秦朝之後,官爵正式分離

    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後,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漢朝的爵位承襲秦國爵位,從下至上分別是: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徹侯。

    飛將軍李廣的官職多次變化,但爵位一直沒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個侯爵而不能如願,最終獲得了一個懷柔伯爵位。因為沒有軍功,沒有大的功勞,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當了丞相高官後,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

  • 2 # 考古班二愣子

    提到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首先了解“中國古代封爵制度”、“中國古代官職等級”等相關基礎性知識。

    中國古代封爵制度:中國古代君主授予貴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是歷代君主為鞏固統治,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係而實行的一種封建等級制度。

    中國古代官位等級:即古代官職,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執掌等方面,大體可以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其中周代的“內爵”可以視為最早的官位分等。《王制》曰:“王者之制祿爵,凡五等。謂公侯伯子男也。此據周制也......公卿大夫者何謂也?內爵稱也。”《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和《續漢書·百官志》都明確記載了某些職官的位,表明官僚體系中,還存在著以“公卿士大夫”序列排列的位。“公卿士大夫”的說法起源於先秦。《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已有“公卿大夫相繼於朝”的記載。《孟子·萬章下》敘周室班爵錄:“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賈誼《新書·階級》:“故古者聖王制為列等,內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後有官師小吏,施及庶人,等級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白虎通義·爵》:“爵有五等......”。因此,“公卿大夫士”的本質為爵,至遲在戰國中後期已形成公侯伯子男的外爵和公卿士大夫的內爵兩套體系。有學者認為,秦及西漢時期的官僚體系是由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統和以石數標稱秩級的祿秩系統共同構成的,它們又與二十等爵系統共同組成支撐秦漢官僚政治社會的三個支架。

    總之,爵位與官位有一定關係,西周所封公、侯等爵,對周天子稱臣,在封國內就是君主、官爵合一。此後,總的趨勢是官與爵逐漸分離,在某些時期,爵位只是一種榮譽稱號,因皇族封爵、功勳封爵而有高低之分。

    用現在的白話來說有爵位不一定有官位,有官位不一定有爵位,有些人既有官位又有爵位,有些人因為有了爵位能獲得更好的官位。

    主要參考:楊振紅,《秦漢官僚體系中的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統及其意義-中國古代官僚政治社會構造研究之一》

  • 3 # pku小動物

    前面的答案靠譜的比較少,大家要注意審題,這裡問的是爵位跟官位品級之間有什麼關係。

    下面有回答秦二十等爵的,然而秦漢施行二十等爵制的時候,有官位而沒有品級。

    還有回答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九品中正制跟官位品級當然不能說沒有關係,但是九品中正制主要講的是人品而非官品,也跟爵位沒有關係。

    還有更匪夷所思的錯誤,說北朝九品六十階,這就更不靠譜了。北朝官品變化較大,且不說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有一個官品結構不甚了了的階段,現在只能依靠碑刻材料如北魏文成帝《南巡碑》等材料進行一些推測。即使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後,也存在太和十七年和太和二十三年的前後兩次官品令的不同。太和十七年官品令,將百官從一至九品拆分為正從與上中下三部分,則一共是9*2*3=54階。太和二十三年官品令,則將一至三品僅分正從,不分上下,四品以下至九品,分正從、上下,而取消了中階,一共是(3*2)+(6*2*2)=30階。不管是前令還是後令,都不存在九品六十階的說法,也不知道是怎麼數出來的。

    古代官品的確立,現在史學界一般認為是在曹魏末年至西晉初年,採取了官分九品的做法。此後又在九品的基礎上拆分正從、上下,形成更加複雜的品級位階。

    爵位則存在由秦漢時代的軍功二十等爵,到魏晉以後慢慢轉變為周制五等爵的過程。主要是用於對大臣功勞的賞賜,其中伴隨一些優待,比如加食實封后可以得到經濟上的利益等等。

  • 4 # 潯陽鹹魚

    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聯絡,當然也不會差別太大就是了。中國古代職官的等級高下,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類別:品、階、勳、爵。

    1.品

    品起源於曹魏時期的“九品官人法”,沿用了漢代將人品分為九等的辦法,就叫做九品。當然這種品,和後世官級中的品階並不是一回事。在漢代,官員的身份和秩祿,是以多少“石”來決定的,到了曹魏時期,品漸漸成為官員們身份地位的一種標誌。到了南朝梁時,九品發展為“十八班”,以班多為貴,丞相、太傅、太宰、太保為十八班,其餘的依次下降。

    【孝文帝】

    到了北魏孝文帝時,九品發展為每品分為正和從,也就是正一品、從一品……依次類推,從第四品往下,還分為上階和下階,也就是正四品上階、正四品下階、從四品上階、從四品下階等等,一直到從九品下階,一共有三十個品階。

    北魏的三十品階制度,到了唐宋被沿用下來,武職從正三品就開始分為上下階,因此武職有三十二個品階,文職還是三十個品階。

    隋朝和元明清三朝,每品只分正和從,部分上下階,文職武職一致,都只有十八個品階。

    一般而言,一二三品是上品,四五是中品,六七八九是下品。

    2.階

    階官和品階有關,或者可以說是從品派生出來的另一種制度,形成於唐代。

    其實從漢代開始,朝廷常常對一些重臣在實際的官職之外,再加賜一些閒散官號,以表示他的身份高低和功勞大笑,這些官職不是實職,只是享受官位帶來的俸祿和禮遇罷了。在北魏道武帝年間,這類虛銜便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散官。

    隋朝將有實職的官職稱為“執事官”,把榮譽性的虛銜進行了整理,還是稱為“散官”,唐代繼承了這個制度,使得散官成為標誌官員身份高低的稱號,成為了品級的代稱,因此,散官又被成為階官。

    【隋文帝】

    唐代的文職官員一共有九品三十級,第一級正一品經常空缺不受,所以實際上是二十九級,我們在閱讀史書的時候也經常遇到,比如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正二品的“特進”等等,都是文職階官。

    唐代的階官制度為後代繼承,宋代稱之為“寄祿官”(即元豐改制前的“官”),以此說明官級的高下和俸祿的多少。宋代的階官最複雜,清代的階官最簡單,一般是官居幾品就授幾品的階官。其他朝代的階和品則沒有直接關係。比如送代,階高的官員擔任品級低的官職叫做“行”某官職,階低的官員擔任品極高的官職則叫做“守”,沒有這兩個字的才是平級擔任,十分複雜。

    【宋徽宗】

    3.勳

    勳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和散官相近的榮譽性稱號,作為對高階官員有勳勞的人的贈賜。

    在隋代,勳就已經被整理為與散官不同的另一個專賜大官功臣的系統,隋高祖楊堅採用後周的制度,從上柱國開始到都督,一共十一等;到了唐代,則變成“十二轉”,從勳級十二轉上柱國到勳級一轉的武騎尉,一共是十二轉。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勳官完全是一種榮譽,和俸祿沒有什麼關係,主要是授予那些作戰有功的功臣,一般來說,如果立了大功,必須要封爵才有利益可言,所以勳的地位實際上比爵低,到了清代,乾脆把勳給廢除了。

    4.爵

    爵是君主國家對貴族所封的等級,在所有表示官員地位高下的稱號裡,爵是出現得最早的,《禮記·王制》中記載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古代學者也常說周代有五等爵,其實經過郭沫若等金文大家的研究,周代並沒有嚴格的五等爵制。

    【先秦巨擘郭沫若】

    可以確知的最早的爵位等級制度應該是出現在戰國秦國,秦代爵位從最高二十級徹侯開始,到一級公士,一共是二十等,其中又有官爵和民爵的區別。

    漢承秦制,當然漢代並沒有像秦朝執行得那麼徹底,爵位制度一直到晉才開始系統化,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南朝劉宋的時候,又有開國和不開國的區別,帶有開國兩字的,不能襲爵。

    這種爵位制度,為後代所繼承,如唐代的爵位就是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等等。

    【唐高祖】

    清朝取消了勳,所以它的爵位制度是把爵和勳混在一起的,滿族宗室和一般功臣的爵位是分開的,宗室的爵位稱之為“王爵”或者“顯爵”,也就是那十二個宗室封爵,最高是和碩親王,最低是奉恩將軍;一般功臣叫做“世爵”,即“公侯伯子男”,上面再加“一等”“二等”等加以區分。清代王爵不封給一般功臣,世爵裡的“公”一般不封給漢人,清初平西王那幾位是特例,算不得數。

    【吳三桂】

    綜上所述,在隋朝之後,每個官員身上都會有幾種等級身份,高階官員身上最少也有四種登記身份,再加上實職和別的虛銜(如師傅保之類的加官),可能有多重稱呼,甚至各不相關,讀書的時候需要小心注意。

  • 5 # z山海

    中國古代的爵位制度,始於商朝時期。

    一、古代的爵位,主要授予皇親國戚,以及對國家做出卓越貢獻的文武勳臣,是一種崇高的榮譽性稱號。

    而且,伴有豐厚的優異生活待遇,如享有封地食邑, 收取稅賦,豐衣足食,生活優裕;高等爵位,甚至擁有封地管理權,豢養軍隊,儼然獨立王國!

    多數朝代,最高爵位為王爵,其下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二、爵位與官職品級木有必然關係,可以享有爵位而並無官職;有官職品級,不一定有爵位。

    當然,有官職、又有爵位,一般情況下,官職越大、品級越高,爵位越高。

    中國家喻戶曉的天才軍事家,助漢高祖劉邦開創帝業的“漢初三傑”之一的戰神韓信,初被封為齊王、楚王,後降為淮陰侯;“大名垂宇宙”的千古賢相諸葛亮授爵武鄉侯。

    三、爵位制度,隨著封建社會的終結而於清朝滅亡時終結,但是在中華民國初期,曾短暫的苟延殘喘一時。

    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特幣價格暫時穩定在8000美元以上,聖誕節到來會到1w美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