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句話品歷史
-
2 # 使用者7086782078753
胡雪巖系列共3部,7冊。(燈火樓臺三冊、 紅頂商人一冊、 胡雪巖三冊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第一部:胡雪巖(共三冊),主要講述胡雪巖如何幫助王有齡順利走入仕途。
第二部:紅頂商人(共一冊),講述胡雪巖如何成為了富可敵國的一代商賈。
第三部:燈火樓臺(共三冊),一個紅頂商人如何一下成為了一貧如洗的。
上面這個版本比較起來更原版一些,
還有江蘇文藝出版社的6冊版本,這是有經過修過的
個人看了三個版本的胡雪巖小說,兩個版本的電視劇.
感覺還是高陽寫得最好,內容充足,寫作風格很能引人進入,既有戲說的成份,也有歷史的還原,
二月河感覺那本是掛名的,寫得跟他的其他作品相比非常一般,沒有他的風格.
還有一個版本,當時專門買的書,現在居然忘記了叫什麼名字,反正主要寫胡雪巖的風花雪月之類的吧!不看也罷.
電視劇《紅頂商人:胡雪巖》和《胡雪巖》感覺兩個版本都很好看,
《胡雪巖》 1996年 23集
由金韜導演,陳道明,茹萍,趙恆煊,傅藝偉等人主演。當年只有23集,算是長的連續劇了,看了總讓人感覺意猶未盡,要是放現在拍個60集都不嫌多了.
《紅頂商人:胡雪巖》 2006年 39集
改編自高陽經典名著《胡雪巖》,由閻建剛執導,二月河、薛家柱聯合編劇,巍子、呂良偉、曹穎、彭丹等人主演。內容比較豐滿,故事曲折,情景逼真,好看.
胡雪巖,本名胡光墉,字雪巖,出生於安徽徽州績溪,是晚清昏暗天際劃過的一顆耀眼流星,獨特的經商才能和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演化成為一個傳奇。
胡雪巖大事記
1823年,胡雪巖出生於安徽省徽州績溪縣湖裡村。
1836年,先後在杭州雜糧行、金華火腿商行當過小夥計,到杭州“信和錢莊”當學徒。
1842年,杭州阜康錢莊於掌櫃收其為學徒,把錢莊悉數託付給胡雪巖。這所價值5000兩銀子的錢莊,堪稱胡雪巖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
1851年,資助王有齡當上浙江海運局坐辦,完成了京城用糧改漕運為海運的工作。
1852年,王有齡升任湖州知府,阜康錢莊開始代理無息官銀。
1854年,利用何桂清、王有齡等人際關係做成了第一筆生絲出口生意。
1855年,攜手廣東買辦世家徐潤等進入上海房地產生意。
1859年,吸納太平軍存款。
1861年,從上海運軍火、糧米接濟杭州清軍,被太平軍擊退。王有齡守城失利,被迫自殺。胡雪巖失去了在官場中的靠山。
1862年,左宗棠任浙江巡撫,登上晚清政治舞臺,成為胡雪巖在官場中的另一強有力的靠山。
1864年,任杭州善後局總辦。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創辦船政局,胡雪巖建立起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
1869年,協助左宗棠創辦西安機器局。
1871年,左宗棠為胡雪巖在江南的貢獻向朝延請賞。
1874年,胡雪巖籌建杭州胡慶餘堂。
1876年,杭州湧金門外購地10餘畝建成膠廠。
1877年,幫左宗棠建立“蘭州織呢總局”,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官辦輕工企業。
1878年,成立“胡慶餘堂”藥號,正式營業。
1880年,胡慶餘堂資本達到二百八十萬兩銀子,與北京的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南北相輝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之稱。
1881年,因協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銜(三品),賞穿黃馬褂、官帽上可帶二品紅色頂戴,並總辦“四省公庫”。
1882年,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生絲價格日跌,企圖壟斷絲繭貿易,卻引起外商聯合抵制。
1883年,被迫賤賣,虧耗1000萬兩,家資去半,週轉不靈,風聲四播。各地官僚競提存款,群起敲詐勒索。
1884年,清廷下旨催促左宗棠派人查封杭州胡雪巖的當鋪、商號等,並向清廷奏報。
1885年,左宗棠即在福州病逝。同年十一月,胡雪巖在貧恨交加中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