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新冠期間,大家都知道蝙蝠平均體溫40℃,所以體內可以共存很多病毒而不會發病。 現在人類平均從37℃降低到36.7℃,意味著免疫力也在不斷降低。 那麼,侏羅紀時期動物的平均體溫是多少?歡迎留言
21
回覆列表
  • 1 # 機械工程師精英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來“測量”恐龍的體溫,以解決恐龍到底是冷血動物還是溫血動物的爭論。透過對蜥腳類恐龍(sauropods,一種長尾、長頸,地球上曾經最大的陸生動物)牙齒的同位素含量分析,研究人員發現恐龍的體溫與現代的哺乳動物一樣應該是溫血的。

    研究人員對坦尚尼亞和美國懷俄明州,俄克拉荷馬州出土的11顆蜥腳類恐龍牙齒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腕龍(Brachiosaurus)的體溫約為38.2攝氏度,而圓頂龍(Camarasaurus)則為35.7攝氏度,比現代和過去已滅絕的鱷魚及短吻鱷高,但比鳥類低,該測量結果的誤差範圍在1到2攝氏度之間。

  • 2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古生物學家研究表明恐龍至少有能力利用環境中的熱源,比如太陽,來提高它們的體溫。侏羅紀時代的動物可能比現代的鱷魚更活躍,鱷魚只是短暫的爆發。 研究人員還發現證據表明,他們研究的其他恐龍的體溫低於恐龍唯一活著的親戚——現代鳥類,可能不太活躍。

    科學家們研究了來自阿根廷和蒙古的恐龍蛋殼化石。透過分析蛋殼的化學成分,他們可以確定蛋殼形成的溫度。 阿根廷的恐龍蛋大約有8000萬年的歷史,來自大型長頸泰坦龍蜥腳類動物,是一個家族的成員,其中包括曾經在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蒙古戈壁灘的恐龍蛋有7100萬到7500萬年的歷史,它們來自產卵的獸腳亞目恐龍,這種體型小得多的恐龍與霸王龍和鳥類關係密切。

    根據研究,蜥腳類動物的體溫是溫暖的,大約37.8℃。較小的恐龍體溫明顯較低,可能低於32℃。 溫血動物,不管環境溫度如何,都會在體內產生熱量並維持體溫,它們主要透過新陳代謝來完成。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屬於這一類。 冷血動物,包括鱷魚和蜥蜴,依靠外部環境熱源來調節體溫。例如,蜥蜴經常趴在Sunny下的岩石上吸收熱量,這使得它們更加活躍。

    自19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恐龍是恆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答案可能介於兩者之間。恐龍,至少是卵生獸腳類動物,有能力將它們的體溫升高到環境溫度以上。 科學家測量的溫度表明,至少有些恐龍不像現代鳥類那樣完全吸熱,它們可能介於現代鱷魚和鳥類之間。當然,這是對產卵獸腳類動物的暗示。 這可能意味著它們在體內產生一些熱量,並將體溫升高到環境溫度以上,但不能保持現代鳥類那樣的高溫或可控溫度,如果恐龍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吸熱的,那麼它們比鱷魚更有能力四處尋找食物。

    科學家還分析了化石土壤,包括形成於土壤上層的礦物質,這些土壤是產卵獸腳亞目動物的巢穴所在。這使得他們能夠估計恐龍滅絕前不久蒙古的環境溫度大約是26℃。 產卵恐龍體溫都高於環境溫度,這表明它們不是真正的冷血動物,而是中等動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初一沒有晚自習,五點就放學了,如何高效利用晚上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