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云媽
-
2 # 大叔熊大
現在孩子一般到初三才有晚自習。初一的孩子五點放學到家以後,首先第一個重點就是高質量的把課後作業完成。離開這個前提,談高效利用晚上的時間都是空想。
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學習的具體內容是上課認真聽講,課後按時完成家庭作業。有不少孩子在初一時,作業就要做到10點甚至11點,沒有更多時間進行其他方面的學習。
高效利用晚上時間,首先是儘快把家庭作業完成,最好控制在9點鐘以前。5點到9點鐘總共有4個小時,拋開路上時間和吃飯時間,至少還應該有兩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之間。
在這段時間裡面,一定要沉下心來認真寫作業,不要去吃零食,不要去發呆,更不要去看手機。學校佈置作業一般在三個小時內是可以完成的,如果能夠在課間完成一部分那更好。
晚上9點鐘完成作業以後,可以花一個小時進行預習或者複習。當天有什麼不懂的知識點,可以再去多複習下,有什麼不懂的習題可以多看看兩遍,把解題思路徹底弄明白。
預習功課對於第2天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每門功課花個10分鐘左右,看一下明天老師要講的內容,在你內心有一個大框架。哪些地方有比較多的疑惑,可以著重做一些標記,在聽課時如果仍然感覺沒明白,可以在課堂上或者課後向老師請教。
學習分為兩大塊,一個是課堂上認真聽講,一個是回家自己鞏固知識。課堂上老師佔主導因素,回家以後主要靠自己的自律。高效利用晚上的學習時間,你的學習成績會逐步提高。學習沒有什麼太多訣竅,勤奮加方法,成績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3 # 妖怪老太婆
初一的孩子學業開始慢慢加重,但是晚上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建議: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表。
放學後可以先有適量的體育運動。因為畢竟孩子的身體是最主要的,而且現在中考體育分數也不低。
然後就是合理利用晚上時間,計劃表制定詳細,規定寫作業時間,看書時間,刷題時間。中國的應試教育,今年改革後,初中的孩子想要上高中,必須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沒有辦法。
利用好晚上的幾個小時,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計劃最好和孩子一起制定,他才願意去執行。
-
4 # 老穆說語文
老穆有話說
孩子初一,沒有晚自習,從理論上講,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然而,不同的學生,可晚上可利用的時間卻是不同的,為什麼呢?
有的孩子,五點放學,除了吃飯,就是寫作業,一直寫到夜裡十一點,作業還是沒做完。試問,這樣的孩子,還有時間可利用嗎?
而有的孩子,五點放學,七點半作業就完成了,剩下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學習了。這樣的孩子,成績又怎能不好呢?
長此以往,成績差的,越來越差。而成績好的,則越來越好······
那麼,我們該如何高效利用晚上的時間呢?老穆在解析之前,先給大家講個“案例”,然後再為大家做詳細地解析,感興趣的家長或同學可以接著往下看。
案例分享老穆初一時,因住在朋友家中,故而晚上時間比較充裕。
老穆的這位朋友,叫“二胖”(暱稱),是老穆的小學同學,四年級時,他家因生意緣故,搬到鎮上了。
老穆住他們家,可不是為了玩,而是用來學習的。
那個時候,我們有晚自習,晚上20:30才放學。
回到二胖家後,我們趕緊洗漱。
洗漱完畢後,可不是睡覺,而是開始我們的“奮鬥計劃”,而此刻,大概是21:00。
第一步:我們先拿出在書店裡買來的數學資料。
第二步:選出與今天課程相對應的試題來。
第三步:比對時間,看誰做得又快又準。
這也樣的比拼,我們互有勝負,但老穆勝出的次數要多一些。
數學比拼完了,大概21:40,我們又拿出英語和語文相關練習來做。
等到這些任務都完成後,時間也來到了23:00,我們也就準備睡覺了。
每天皆是如此,樂此不疲,現在想想,仍是美好的回憶。
(一)讓孩子自己先擬定一份每天晚上的學習計劃,讓晚上的學習更加合理化。首先,學生在擬定計劃時,要結合學校的課程表。
這樣就能知曉每一天的學習任務量,有利於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晚上學習計劃來。
比如週三有體育課,晚上可能會比較累,那麼週三晚上的學習計劃,可以少安排一些。
再者,計劃一定要有所側重,有所針對。
倘若你文言文不好,而你的計劃中卻不安排文言文學習,怎能行呢?
因此,計劃一定要針對自己的薄弱點。
第三,一定要考慮當前的家庭作業量,酌情安排學習任務,不可貪多。
第四,一定要保證睡眠質量,最遲十一點就要睡覺了。
第五,遇到節假日,要注重勞逸結合。
(二)讓孩子學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學校時間,緩解回家後的作業壓力。步入初一,隨著課程量的增加,家庭作業量也上去了,在這種情況下,倘若你不會利用學校的時間,那麼,你晚上的時間就會越發的緊張。
【1】課堂聽課效率要提高,這是你快速完成家庭作業的先決條件。
試想一下,倘若你課堂上都不認真聽,作業自然就不會了,又怎能高效完成作業呢?
【2】當老師佈置當天的家庭作業時,我們要學會快速解決一些難題。
比如今天語文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而你又不會寫。
在這種情況下,你要第一時間詢問同學,聽聽他們的想法,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理解,想好作文的寫作思路。
倘若你不懂也不問,等到回到家後,再去思考,怎不耽誤時間?
【3】利用學校的“碎片時間”,先解決一些家庭作業。
有些作業,老師上午就佈置了,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中午的時間去寫。
而有些學生,寧願玩或聊天,也不去寫,非要留到晚上再去寫。
因此,老穆認為,不是學生作業太多,而是學生不會高效利用“碎片時間”。
(三)放學後,提醒孩子不要做一些影響作業效率的事情或舉動。【1】回家路上,千萬不要貪玩。
【2】吃飯時,不要墨跡,提高效率。
【3】吃完飯後,不要玩手機,打遊戲,看電視……
【4】寫作業時,不可左顧右盼,想東想西。
在學生的實際學習中,還會有其它一些因素干擾,作為家長,我們都要做好督促工作,讓孩子的學習步入正軌。
(四)放學後,要學會根據今天的作業量,確定晚上可利用的時間。學生回家後,要先讓他估算一下今天晚上的作業量,然後再按計劃行事。
比如今天作業較多,估計晚上九點才能寫完,學生在預估後,心裡自然就會有壓力,會加快寫作業的速度。
倘若學生沒有估算,寫作業時,容易失去時間觀念,效率自然不高。
(五)家長應該發揮積極的能動作用,幫助孩子養成高效利用時間的好習慣。【1】要做好監督工作。
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時,當孩子吃飯墨跡時······家長要及時做好提醒工作。
家長朋友們,讓孩子有時間觀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不厭其煩地耐心監督與引導,直到孩子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2】培養孩子做事幹練不拖拉的好習慣,讓孩子具有時間觀念。
比如孩子走路較慢,這個時候,父母要告訴孩子,年輕人要有年輕的活力與朝氣,走路要有“精神”,不可“有氣無力”。倘若走得慢,不僅浪費時間,還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再如,孩子電腦玩遊戲,父母規定1個小時,可孩子卻超時了,這個時候,父母要批評孩子,讓孩子立即關掉電腦。
如果孩子不聽,下次吃飯時,父母也故意將做飯的時間延遲,讓孩子也“嚐嚐”沒有時間觀念所帶來的危害性!
總之,父母要善於在生活中改變孩子拖沓的壞習慣,讓孩子具有時間概念。
【3】建立家庭“學習計劃積分榜”,表現好,予以獎勵;表現不好,予以扣罰。
當孩子提前完成作業,並落實好今晚的學習計劃時,家長可獎勵孩子1個積分。
當積分累計到10分時,可以完成孩子一個心願。
如果孩子的心願是實際物品時,家長要規定價格在50塊錢以內,不可太高。
倘若孩子沒有完成既定任務時,則要酌情扣分。當然,如果當天作業確實多,經申請後,可以不扣分。
老穆不建議父母獎勵孩子金錢與吃喝,不建議父母體罰孩子。
【結束語】初一,是孩子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倘若此時成績落後了,將步步落後,後期難以追上。因而,高效利用晚上時間顯得尤為重要!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
5 # 甘棠文史
初一五點就放學了,還沒晚自習,那有很多可利用時間。其實這裡可以根據孩子情況來做調整。
如果孩子就是能跟上進度,那就把時間花費在鞏固複習和習題上。現在的課程也是以前那些,但是我看了一遍,相比起我們那個時候難度增加了許多。那天我堂妹初一的習題,都是難度比較大的那種。是這種情況的話,鞏固知識點,練習做題。在各種各樣的習題中達到鞏固的目的。
如果是孩子覺得很輕鬆,並且這些知識點所對應的題型都能快速完成。那我建議可以要求他讀半小時到一小時的課外書,寫點日記等。當然也不能一味的學習,要勞逸結合,給他一些空間來做其他的事。
大量的研究表明睡前一小時內記東西有很好的效果,這就可以利用了。具體的安排根據實際情況來。
-
6 # 說文寫作
孩子上初一沒有晚自習,五點放學,對於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訊息,對於愛學習的學生來說也是好訊息。
對於不愛學習的學生來說,放了學就不用學習了,如果老師佈置的作業早些完成,那麼其他的時間就完全可以玩耍了,但是家長卻很擔心。如果學校放學很早,而且沒有晚自習,那麼家長就需要多費些時間和精力了。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套對應的課時練,讓孩子把每天學習的知識,再重新鞏固一遍,這樣可以讓孩子把學過的知識牢記,也可以讓孩子在考試中應對自如。
初中一般學習到10:00左右時間就可以了,聰明的學生可以看一些課外讀物,提高自己的課外知識。上到5:00就放學了,沒有晚自習,那麼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他們是非常開心的,因為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可以去增加自己的知識量,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不愛學習的學生,家長就需要多叮囑一些多看管一些,這樣才會保證不讓孩子在學校掉隊。
-
7 # 我是杜佩玉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能能夠有效利用時間,那麼我們就必須做出一種方案,讓這個方案必須適合於孩子,不能拔高也不能過低,這就要求家長在制定方案的時候,最好和學校的老師溝通,和老師進行協商。
課程突然增加,很多孩子學習成績會很順利的向下下滑,而堅持下來的孩子大概是能夠擁有了一種完整的學習方法和態度,他們的成績會穩定,然後中考可以取得好成績進入高中考取好的大學,也就是說初中階段的學習是對我們的人生進行了第1次分化。都考上高中的同學,將會走入另一條道路,考上高中的同學將會繼續向前走,在考大學的時候再進行一次分化。
當制定好了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方案和計劃的時候,剩餘的時間就是選擇最合適的學習檔案,學習民間的內容非常的多,也可以是教科書,也可以是網路中的影片,也可以是輔導班,補習班,這些都沒有標準答案,只要制定好了方案,然後嚴格執行就可以。
之間足夠的精力,很多孩子會沉迷於遊戲,但是作為家長也應當認識到,玩遊戲是可以的,只是不能過多的浪費時間,否則的話真的是大好時光全部費。
建議就是堅持方案制定出來最難的就是堅持,並不是制定方案,堅持到最後才是最終的勝利,另外還要建議的一個問題就是保證睡眠,我們不能變成無節制的學習,對於身體健康來講造成了損傷,造成了損失,更是得不償失。
做任何事情有計劃延後,嚴格執行,注意考核注意反思,總之是會成功的。
-
8 # 翔翊超爸
重述原題:上初一的孩子,如何高效度過沒有晚自習的夜晚課餘時間呢?
拿出我們小學語文常識,看看這個問句的主語是誰?是家長,還是上初一的孩子呢?
對咯,是孩子!而在其他老師的回答中,往往會提孩子“代勞”,各種計劃,規劃,設計,充實了這一個個美好的夜晚
似乎孩子除了學習,其他都是附屬品?無論休息,玩樂,閱讀,都要以學習和完成作業“為王”,因為這是他們此刻“最重要的事兒”
這些做法,概括起來是:聽話照做,學習為王!
然而,這樣做最大的壞處是,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厭倦學習,把學習當做痛苦的事兒。精神分析心理學裡有個概念:禁止快樂
在父母規條的打壓下,孩子潛意識慢慢把學習,和痛苦聯絡在一起。而自己的快樂,卻與父母的對錯觀念聯絡在一起
我快樂,父母就認為我錯了!我不能快樂,及時學習確實很痛苦。如此矛盾的心理,不是虛構的,是真的在影響著許多孩子,本來學習力特別強的孩子們!
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上,超爸認為需要這3步:
第一步,把做規劃的權利,交還給孩子,用一種開放式提問,不帶控制,不帶期待的問:
孩子,這個美好的夜晚,你決定怎樣度過才會感到快樂呢?
第二步,漏斗式聆聽,不斷激發孩子自我負責的能力。聆聽方法很簡單,不停地問:
還有呢?
第三步,父母做好榜樣,規劃好自己的時間。肯定有的父母,會提出異議,孩子萬一一整晚都是計劃玩,咋辦?超爸的異常想法,可能和其他家長不一樣,那就讓他玩吧!
本來,玩也是一種學習。
最重要的是,父母做好自己的規劃,以身作則安排好自己晚上的時間。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而然,會被影響。
孩子的心性,不是被規劃,不是被設計,而是被父母“影響”!
-
9 # 三人行4956
初高中孩子要想高效利用晚上時間學習,找個環境好的自習室學習是個好辦法。因為孩子在家裡穿上了睡衣睡褲,精神上自然而然就放鬆了,學習的效率也就隨之降低了,如果學習的再稍晚一些,父母關燈睡覺了,窗外也是黑乎乎的一片了,孩子心理自然會感到些許的委屈,睏意也會隨之而來。
但在自習室裡,燈火通明的,看到其他孩子們都低著頭奮筆疾書,自己的效率自然就會提高,即使學的時間晚了,看到別人還在努力地學著,自己也沒啥委屈的。
如果附近找不到滿意的自習室,也可以聯合幾個學習不錯的孩子家長,租個小飯桌,孩子們集中學習,每天一個家長輪流值班,看著孩子們學習。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是孩子有不會的題,可以互相探討、學習,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只能在家裡學,又想效率高,就要嚴格制定學習計劃。把需要完成的內容及每一項內容所需時間列出來,然後嚴格按照計劃去做,確保高效完成。
回覆列表
初一沒有晚自習,自己安排好也可以高效利用這段時間的。
我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每天都有晚自習的。大家在教室裡安靜地學習,還有老師來輔導,感覺挺好的。
現在的學校,有的地方有晚自習,有的學校沒有。那麼,沒有晚自習的孩子,就得靠自己安排時間了。
在北京,大部分學校是沒有晚自習的。如果五點放學,那孩子大概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後能到家。
這樣算的話,到家的時間就是五點半到六點之間。回家後孩子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吃飯。飯後才是學習的時間。吃飯時間算上半個小時 ,飯後休息二十分鐘。
那後面的學習時間大概是從六點半到十點,差不多有三個多小時(中途也要休息一會兒)。十點後洗漱睡覺。
這樣的三個小時是非常寶貴的。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好。
首先是複習當天的課程,然後做相應的作業。有疑惑的地方儘量解決,不讓問題過夜。
其次,掌握先重要後次要,先難後易的原則,先做更需要動腦筋的功課,再做讀寫默寫抄寫類作業。
最後,預習第二天的功課,列好計劃。
做到這幾點,我覺得就可以高效利用好晚上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