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育兒
12
回覆列表
  • 1 # 晴之婉約

    我認為尊敬長輩這件事,不需要太過刻意灌輸,就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影響孩子就可以了。如果你對長輩尊重,孩子是可以看到並感知到的;同理,如果你虐待長輩,他一樣可以有樣學樣。孩子的言談舉止都是家長在照鏡子,你想孩子尊敬長輩,自己首先樹立正確的榜樣,做好示範。平時學習再多的國學,講再多的道理,都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這種教育沒有實際意義,是失敗的。

  • 2 # 燕舞陽春1

    我一直認為行為是教育的極致,你灌輸給孩子再多的道理都不如以身作則,用行動來證明,來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坐。當然也需要我們做家長的時時提醒。我奶奶九十多了,兒子看到我給奶奶洗腳,他會說,媽媽我也給你洗洗腳吧;當爸爸攙扶奶奶上下樓梯時,我只提醒過兒子一次,幫忙拿一下柺杖,之後每次看到奶奶要行動,他都會主動遞一下柺杖,還經常收到奶奶的誇獎。俗話說“前有車,後有輒”,孩子尊敬長輩不用刻意灌輸,好的用行為舉止就是最好的教育。

  • 3 # 我家小豆苗

    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但是,現在好多人把這個傳統給丟了。我曾看見一個年輕的媽媽一邊指導孩子背《弟子規》,一邊跟旁邊的人說婆婆的種種不好,一句一個“老不死的”。在這個媽媽的教育下,不知道孩子有沒有疑惑,會不會尊重自己的媽媽?

    給孩子灌輸尊敬長輩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指出的是,媽媽們一定要教育孩子尊重爺爺奶奶,不能因為婆媳矛盾就在孩子面前說長輩的壞話,甚至指使孩子對長輩不敬。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時,我們自己要先做出表率,給孩子樹立一個敬老愛親的好榜樣。孩子在父母的引領下,從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就跟著尊敬長輩。

    我們不但要教育孩子尊敬自己的長輩,還要教育孩子尊敬別人的長輩。我們的老祖宗留下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其實當我們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長輩時,我們的長輩也會受到他人的尊重。

  • 4 # 高齡職場媽

    說實話,我很不喜歡灌輸這個詞,灌輸意味著強勢,意味著可以不去管對方的感受而強行輸入,我更喜歡潤物細無聲式的引導和啟發,寓教於日常生活。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不僅要從娃娃抓起,更要從家長做起,言傳身教,讓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學會尊敬老人。

    在行為上示範。我們小區裡有很多老人,每次見面我們夫妻倆都主動和他們打招呼,就連小區裡打掃衛生的老大爺也不例外。坐公交車或地鐵時,我們主動給老人讓座。兒子雖然只有四歲多,在我們的帶領下,每次看到老人都主動問好,甚至和小區裡的一個老爺爺成了莫逆之交,每次見面都握手並說:“老朋友好”。原因是兒子義務幫這位爺爺看菜園子,還阻止了一個陌生人採摘,爺爺喜歡他喜歡得不得了。

    在態度上尊重。與老人打招呼、談話,我們都用敬語。遇到老人問路,我們會耐心地聽他說,細心地告訴他該怎麼走。每年我們都會帶著兒子,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陪他們聊天、散步,向他們徵求意見;老人說話時,絕不插嘴,絕不顧左右而言他;一起吃飯時,老人未動筷子,我們絕不會先動筷子;主動給老人舉辦生日宴會等等,兒子很盼望回老家,每次回去都主動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打架子鼓、唱生日歌等。

    我們從未給兒子灌輸過要尊重長輩、尊重老人的思想,但是我想在他幼小的心靈裡,他知道該怎麼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說內馬爾後還會出現比他轉會費更高的球員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