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90661677805
-
2 # 油膩膩中年大叔
當你學了五年本科,三年碩士,三年博士,找了關係進入不錯的三甲醫院,發現還要規培三年,每個月三千。
終於三十幾歲,正式員工了。相親時別人說你們醫生一個月應該十萬有吧,一年才有好不好。正式上班了,帶組的教授卻一臉嫌棄,依然不能獨當一面。好好幹吧,也許四十來歲可以出頭,安慰和慰安自己。
至於錢,不是教授只怕也沒有人找你,每天大叫:我要收回扣,收紅包。沒有人會理你。
一個星期兩三個夜班,外科醫生並不是夜班後就休息,自己的病人手術不上嗎?你還要不要幹下去了?出於人道,科室規定,連續上班不能超過72小時。果然很人道。
節假日,小字輩不應該先上嗎?
-
3 # 晨聽
我叔叔是胸外科醫生,我本科學的放射診斷。說實話,我告訴他我不想做醫生了,他什麼也沒說,只說:支援你去做你喜歡的。醫生太累。
醫生不只是辛苦的問題,辛苦的行業很多,某些網路作家為了保證日更可能還得每天工作十多小時累出一身病呢。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在中國,醫生的付出往往和所得不成正比。我娘是一所大醫院的老護士,在多個不同的科室裡待過。十多年前選高考志願的時候,我曾經想過報華西醫大,被我娘兜頭一盆冷水潑下來。“學醫太苦了,學出來當醫生更苦,而且掙不到什麼錢。”我娘說,“千千萬萬不能學醫。我在醫院裡看著那些中青年醫生、尤其是剛畢業分配(我娘上班的年代大學生找工作還是以包分配為主)出來的大學生,有時候很為他們感到心痛。一個個那麼聰明,讀書的時候成績那麼好,付出那麼多,工作之後才發現回報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於是我被嚇退了,沒敢報華西。當然,在那個年代,醫生也就是累點錢少點。現在還多了上著班莫名被人捅一刀砍一斧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