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與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相比更值得觀看嗎
11
回覆列表
  • 1 # 書裡閒步

    《敦刻爾克》並沒有那麼好

    《敦克爾克》自1號在中國上映以來,並沒有獲得一致的好評。

    矛盾集中在劇情上。

    《敦克爾克》鏡頭一開始便將人拉入戰場,沒有的鋪墊拉開撤退現場,三條線加緊張的音樂推動展現了整個撤退過程。

    說好的稱讚影片真實,音樂到位。體現了戰爭的殘酷,人性以及小人物的內心。

    說不好的則認為電影完全是在記流水賬,是借諾蘭之名抄起來的“偽震撼”。

    當然也有網友提到了中國遠征軍被英軍拋棄當肉盾的歷史而呼籲抵制《敦刻爾克》。

    我們拋開這段歷史不談,只談電影本身。

    而《敦刻爾克》只做到了“雅”,以至於出現“中途離場”“全程瞌睡”這樣的尷尬場面。

    1、中國觀眾觀看《敦刻爾克》缺少歷史帶入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影片在北美票房好,在中國卻不盡如意的原因。

    2、《敦刻爾克》偏向文藝戰爭片,拍攝手法,音樂烘托都需要一定素養才能領會。

    3、諾蘭嘗試“新挑戰”,看過了《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再來看《敦刻爾克》部分影迷接受不了。

  • 2 # 韓浩月

    《敦刻爾克》所彰顯的“沉浸式體驗”,其實李安已經試驗過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最高120幀的規格拍攝,並強調IMAX的觀影效果更好,在倡導之下,不少觀眾對於片中士兵掛滿淚痕的臉龐表示了讚歎。

    整體來說,《敦刻爾克》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沉浸式體驗”大致相同,前者在把觀眾拉到戰爭現場上的處理方法,甚至比後者更為到位。但之所以“沉浸式體驗”有魅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眾能沉浸進去幾分,如果有的觀眾邊看邊產生了狐疑或者不滿足的心理,“沉浸式體驗”就會打折,如果不小心睡了幾分鐘導致難以銜接起情節,也不排除會有觀眾產生不滿。

    《敦刻爾克》上映已經數日,關於它是“神作”還是“平庸之作”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爭論產生的緣由很簡單,那就是個人的觀影經驗,主導了自己的判斷與立場——對《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抱有膜拜之心的諾蘭粉絲們,自然對諾蘭在《敦刻爾克》中的用意心領神會,而長期觀看商業片、形成了固定商業片審美邏輯的觀眾,則覺得《敦刻爾克》意猶未盡,不像是部完整的電影。

    簡單把《敦刻爾克》歸類於文藝片或商業片是武斷的。從諾蘭的既往作品風格來看,他已經形成了往商業故事中猛灌文藝元素的創作傾向。《敦刻爾克》的海陸空三線敘事被一些觀眾認為“燒腦”,其實只是稍微專心一點,就能看出諾蘭已經儘量用易懂的剪輯靠近觀眾了。《敦刻爾克》的爭議點不在於看懂看不懂,而是它在創作上的反常規。

    反情節、反故事、反高潮……諾蘭故意與被院線大片的受眾對著幹,歸根結底是反商業。反商業的結果是北美票房上畫十天破1億美元,已沒可能超越《星際穿越》全球5.5億美元的記錄,但來自電影評分網站9分甚至滿分的打分,使得諾蘭的封神之路又高歌猛進了一步,“拜諾蘭教”觀眾的忠誠度也得到了更好地鞏固。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可能是人們已經厭倦了傳統的商業片和文藝片模式,期待有導演能透過新的表現手段把電影創作帶到一個陌生而新鮮的境界。

    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敦刻爾克》沒有采取3D格式拍攝,國內引進時,也沒有轉製成偽3D,這顯得很有良心,也使得觀眾終於不用臉上架一個別扭的眼鏡,來欣賞這部特別適合於IMAX觀賞的2D作品。2D作品也能帶來不錯的“沉浸式體驗”,這會鼓勵更多導演捨棄3D,在2D上下功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糖尿病和高血壓能吃米粉切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