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骨科陳大夫

    作為曾經的醫學生來告訴你一些自己的親生經歷:我曾經就很恐懼,很怕血。後來手術上的多了,見的多了, 慢慢就習慣了。我的同學有很多暈血的,現在照樣外科手術開的飛!新醫生基本都有這麼一個過程,不論內科還是外科,外科手術視野血腥還好,內科出血性疾病那才是更嚇人的,出血的可怕不在於一次出多少量,而在於一次出多長時間。根據經驗來講 克服的辦法有三種。

    1、經驗:在自己還是學生,跟著老師打醬油階段,多見見世面,看看老師怎麼處理,多少經歷一下,就有種感性認識,見得多了就不那麼怕了,所謂見多識廣。

    2、本領:注意是本領不是知識。透過實踐掌握處理這些情況的本領後,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可以半自主處理這些情況後,遇到這樣的事心裡就有底了,所謂藝高人膽大。

    3、責任心:當你獨立面對這種情況時,只要你能想到解決這種情況的責任需要你來擔當,沒人替你扛,你也無處躲的時候,如果你達到了上面說的第二條,能夠結合第一條,你就會爆發出驚人的勇氣和智慧。這時候別說出血,就算病人在你面前化成了灰,你腦子裡也是想著怎麼把他和成泥捏出個人形來。

    所以啊,努力學習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解剖知識,培養良好的心態,多動手,多思考。慢慢的習慣就好!

  • 2 # 兒童骨科姚京輝醫生

    在外科醫生圈子中,最血腥的現場就是骨科的重度碾壓傷,斷肢再植傷,普外科的剖腹探查,肝膽外科的肝脾破裂,婦產科的宮外孕大出血。

    其實醫學生到了實習或者進入臨床工作,早已經過了屍體解剖這一難關,再看到手術,怕一般是不怕了的,最常見的就是暈血。忽然兩眼一黑,就暈倒了。

    其實現在很多成名的外科大牌都經歷過暈血這個過程。看啊看啊慢慢就習慣了。其實並沒有經歷過什麼了不起的坎,也就是一種習慣成自然。

  • 3 # 杏花島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是有問題的,學醫的都知道身為醫學生是不被允許上手術的,只有取得手術醫師准入資格的醫生才能進行手術。根據手術的難易程度,將手術分為四個等級,不同職稱的醫生從事不同級別的手術,這些都是有硬性要求的。

    但是身為西醫院校的醫學生,大部分人最終都會走向臨床,走向臨床的大部分人中都會有進行手術機會。從醫學生到住院醫生到主任醫師,每個階段都在接受不同的訓練。醫學生時期,上解剖課,在屍體上了解人體的結構,做各種動物實驗。記得我們第一次上解剖課的時候,一個男生拿著手術刀,顫顫巍巍地就下手了,結果要求被完整分離的血管,被他一刀子給割斷了,試想如果在手術檯上,這將會造成怎樣的結果。上動物實驗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實驗完成後,處死老鼠,一個女同學給嚇哭了,對待動物尚且如此,更別說在手術檯上搶救病人了。

    隨後進入醫院實習,開始跟著老師走進手術室,觀摩手術,有的同學會暈血,在搶救病人的同時,還要多出兩個人去照顧她。並不是所有的醫學生都會從事醫生,也並不是所有的醫生都會去手術,從醫學生到醫生的過程中,很多的人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比如之前連動物實驗都怕的女生,最終考取了中醫的研究生;之前解剖屍體很害怕的男同學,一步步鍛鍊自己,現在已經能獨立完成簡單的外科手術了。大部分恐懼都來自於知識的匱乏,身為醫學生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才是克服手術恐懼最強有力的手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90年的,沒有談過戀愛,這個正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