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孝文雲月
-
2 # 藍色蒼穹
要了解古代人溝通交流方式,透過閱讀現存的相關典籍無疑是一種好的手段。而我們知道詩詞歌賦文章小說等文學作品裡,最能直觀反映社會生活的當屬小說無疑。
事實上,小說在描述人物對話時,一般會根據場景和情節需要,以符合人物性格的角度,採用佔當時社會主流且通俗易懂的語句熱詞,以達到塑造人物形象獲取讀者認同感的目的。
因此,我認為古人的說話方式,至少在清朝,是和紅樓夢中描述的類同。
-
3 # 偶來三徑
古人是怎麼說話的?想想確實蠻有意思的,記得作家史鐵生在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中,寫他下放在陝西的那個地方,許多大字不識的鄉親們在日常的言談話語中,常常夾帶了一些很“文乎乎”的字詞,使他感到很驚詫。這似乎表明,一些我們現在認為“文縐縐”的古語,事實上在古代就是普通的或普遍的口語表達用詞,而且,還至少在部分地區一直沿用了下來。當然,光這一點並不就證明古人的說話,肯定會和我們看到的那些雖然文采飛揚但也晦澀難懂的古文一模一樣。儘管口語和書面語這兩者有著不可分割的相輔相成的關係,例如書面語也會採用口語化的語詞,或有些書面詞也能變成了口語。但從整體上說,口語的變化與發展速度要遠比書面語更快,兩者很難完全吻合。更重要的是,口頭語言與書面文字從來就不是一回事,即使是現在,我們寫文章和講話,仍然在風格,修辭,語言文字的使用等諸多方面存在差別。簡單地說,書面更嚴謹,講究文辭而且能修飾;口語更隨意,只是生活化的陳述。
既然如上認定,文字表達與口語表達從來都難以一致,或者是書面語肯定不會完全等同於口語。那麼,這是否就代表了古人說話和我們現在說話就一樣了呢?當然也不可能是,因為語言,不論是書面或口頭,從來都是處在慢慢的演變之中,每個時代皆有其文字和語言的風格和特色。就如現在,網路時代,我們的文字與口語就已和數十年前有了細微的變化,在表達方式,用字用詞用語上,都不可同日而語,彷彿漸漸顯示出了一點差異。我認為,最接近古人說話的記錄,當屬明清的通俗小說和話本平話,由於宋代以後,這類作品的大量湧現,隨著這種文體的興起,無意識地做到了對古人說話比較如實的“錄音”。例如著名的紅樓夢,金瓶梅,三言二拍,以及其它等等之類的,凡書中人物的對話,均可供佐證或參考,雖然作者也加了些文字上的修飾,但比起以前那些純文言精煉的語言加工,已大體上能看出了端猊,使我們基本也能猜出當時人們說話的原貌。即:既接近於現在我們認為的半白話,又有別於“之乎者也”的古文辭;生活化的口語特點鮮明,更符合口語的表達規律。當然即使這樣,文字記錄或文學描寫仍不能百分百保留口語的原汁原味,但也算是給後人提供了大致的風貌。因此,可以認為,古人說話,肯定比我們現在要“文”,但再“文”,也不會完全是古文中的那種用詞和語氣。而且,這種“文乎”之風,秦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遞進,漸變得越來越“俗氣”,越來越“白話”。也就是說,越往後,越絕對不會是倘要問人“吃過飯了嗎”?只用“飯乎”?二字,如果是,那大概也是幾千年以前的事。
道友的問題問答好。古人說話由文言文可見一斑。文言文,文者,美也。文言文是雅語,也就是書面語的,但是書面語也是由口語而來的。由此觀之,古人說話,雖然不像文言文那麼文,但是也差不多吧。畢竟如今也有書面語和口語,也不見的有多麼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