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學習三國曆史,是看《三國演義》還是看《三國志》,一本小說一本是正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如何學習三國曆史,應該看那些書,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
1、先看《三國演義》,把三國的趣味性提高,激發對三國的強烈興趣。但是請注意,看的時候必須提醒自己這是演義。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演義是半古文半白話文,讀起來不費盡,沒有古文經驗的讀者也能順利讀完。為後面看史書打一下一定的古文閱讀基礎。
2、再看《三國志》。三國志是晉人陳壽寫的,離三國時代很近,而且作者治學嚴謹,他的三國志可信度較高,公認的研究三國曆史第一史書。本書是紀傳體的,分三大部分:魏、蜀、吳。其中再細分人物。基本上出名的人物都寫到了。
3、接下來看裴松之對《三國志》的註疏。因為陳壽太過嚴謹,所以很多他覺得可信度不是100%的資料全都不用。而裴松之將這些資料整理歸納,寫進了注裡,並加了自己的是說明。比如這個材料來自哪哪哪,可信度如何如何,我個人看法是什麼什麼。所以裴松之的注是較為客觀的。值得認真研究一下。
4、再接下來看其他關於三國的史書,推薦:《資治通鑑》、《魏晉世語》《續漢書》、《吳書》 、《漢紀》 、《魏氏春秋》 、《杜氏新書》、《啟蒙集》、 《晉陽秋》、《山陽公載》 、《魏武故事》 、《獻帝起居注》 、《襄陽記》、《魏末傳》、《典略》、華氏《漢書》,《九州春秋》、《三蒼》 、《蜀記》、《曹瞞傳》、《家戒》、《三輔決錄》、《獻帝紀》、《獻帝春秋》、《傅子》 、《四體書勢》 、《魏略》 、《異同評》 、《典論》 、《魏氏大事》、《資別傳》、《楚國先賢傳》、《魏世譜》、《魏名臣奏》、《笑林》、《金樓子》、《王朗王肅家傳》、《異林》、《高士傳》、《戰略》、《先賢行狀》、《文章敘錄》、《三國評》、《晉紀》、《搜神記》 、《博物志》 、《逸士傳》 、《異物志》、《孫資別傳》等史書。
總結,先看《三國演義》培養閱讀興趣,對三國時期的人物事件大概有個瞭解,再看正史以及註疏全面真實的學習三國曆史,再透過別傳、野史等書籍佐證,進行系統客觀的學習研究三國時期的歷史。
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學習三國曆史,是看《三國演義》還是看《三國志》,一本小說一本是正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如何學習三國曆史,應該看那些書,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
1、先看《三國演義》,把三國的趣味性提高,激發對三國的強烈興趣。但是請注意,看的時候必須提醒自己這是演義。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演義是半古文半白話文,讀起來不費盡,沒有古文經驗的讀者也能順利讀完。為後面看史書打一下一定的古文閱讀基礎。
2、再看《三國志》。三國志是晉人陳壽寫的,離三國時代很近,而且作者治學嚴謹,他的三國志可信度較高,公認的研究三國曆史第一史書。本書是紀傳體的,分三大部分:魏、蜀、吳。其中再細分人物。基本上出名的人物都寫到了。
3、接下來看裴松之對《三國志》的註疏。因為陳壽太過嚴謹,所以很多他覺得可信度不是100%的資料全都不用。而裴松之將這些資料整理歸納,寫進了注裡,並加了自己的是說明。比如這個材料來自哪哪哪,可信度如何如何,我個人看法是什麼什麼。所以裴松之的注是較為客觀的。值得認真研究一下。
4、再接下來看其他關於三國的史書,推薦:《資治通鑑》、《魏晉世語》《續漢書》、《吳書》 、《漢紀》 、《魏氏春秋》 、《杜氏新書》、《啟蒙集》、 《晉陽秋》、《山陽公載》 、《魏武故事》 、《獻帝起居注》 、《襄陽記》、《魏末傳》、《典略》、華氏《漢書》,《九州春秋》、《三蒼》 、《蜀記》、《曹瞞傳》、《家戒》、《三輔決錄》、《獻帝紀》、《獻帝春秋》、《傅子》 、《四體書勢》 、《魏略》 、《異同評》 、《典論》 、《魏氏大事》、《資別傳》、《楚國先賢傳》、《魏世譜》、《魏名臣奏》、《笑林》、《金樓子》、《王朗王肅家傳》、《異林》、《高士傳》、《戰略》、《先賢行狀》、《文章敘錄》、《三國評》、《晉紀》、《搜神記》 、《博物志》 、《逸士傳》 、《異物志》、《孫資別傳》等史書。
總結,先看《三國演義》培養閱讀興趣,對三國時期的人物事件大概有個瞭解,再看正史以及註疏全面真實的學習三國曆史,再透過別傳、野史等書籍佐證,進行系統客觀的學習研究三國時期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