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塔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簷式磚塔,共16層。
稍後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都是10級。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揚的可以成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為“澤國多水患”。
古籍《金石萃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相傳古時修建三塔,採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有“堆土建塔”與“挖土現塔”之說。
建塔時所搭的橋,高如山丘,長達10餘里。修塔時運力不足,還用山羊來馱磚,如今大理的銀橋村,古時稱為“塔橋村”。古籍記載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萬,耗四萬餘金,歷時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後,又建了規模弘大的崇聖寺。元武宗時曾“降聖旨”封釋覺性為住持僧,保護寺產,免徵糧稅。元代亦曾加以維修,使得“殿廡煥然復興,三塔峙立,金碧交輝,巨麗與山埒(相等)”。明代,李元陽重修,亦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
當時寺中有五寶:三塔、巨鍾、雨銅觀音、證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時,仍見崇聖寺前“三塔鼎立,諾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鐘樓與三塔相對,勢極雄壯”,樓後為正殿,正殿後為“雨珠觀音殿,乃立像,鑄銅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八》)。
據說,寺中的鴻鍾,為“建極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徑可丈餘,而厚及尺”,“其聲聞可八十里”。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尋塔“裂二尺許,形如破竹”,後“旬日複合”。1925年地震,塔頂震落,殘破益重。建國後政府對三塔保護十分重視,1978年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維修 。
大理三塔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簷式磚塔,共16層。
稍後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都是10級。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揚的可以成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為“澤國多水患”。
古籍《金石萃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相傳古時修建三塔,採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有“堆土建塔”與“挖土現塔”之說。
建塔時所搭的橋,高如山丘,長達10餘里。修塔時運力不足,還用山羊來馱磚,如今大理的銀橋村,古時稱為“塔橋村”。古籍記載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萬,耗四萬餘金,歷時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後,又建了規模弘大的崇聖寺。元武宗時曾“降聖旨”封釋覺性為住持僧,保護寺產,免徵糧稅。元代亦曾加以維修,使得“殿廡煥然復興,三塔峙立,金碧交輝,巨麗與山埒(相等)”。明代,李元陽重修,亦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
當時寺中有五寶:三塔、巨鍾、雨銅觀音、證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時,仍見崇聖寺前“三塔鼎立,諾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鐘樓與三塔相對,勢極雄壯”,樓後為正殿,正殿後為“雨珠觀音殿,乃立像,鑄銅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八》)。
據說,寺中的鴻鍾,為“建極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徑可丈餘,而厚及尺”,“其聲聞可八十里”。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尋塔“裂二尺許,形如破竹”,後“旬日複合”。1925年地震,塔頂震落,殘破益重。建國後政府對三塔保護十分重視,1978年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