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把四個耐壓殼按2*2排列。
20
回覆列表
  • 1 # 聯合防務

    單純從建造技術上來說,造多個耐壓艇體的潛水器完全可以實現。早在蘇聯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國家的深潛探測器或者潛艇救生器採用了多個耐壓艇體的結構。

    但多個耐壓艇體結構的問題也很多,比如說在攜帶同樣載荷的情況下,多耐壓艇體潛艇排水量和尺寸都會大大增加。比如說颱風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高達26500噸,但卻只能帶20枚戰略導彈;美國的俄亥俄級能帶24枚導彈,水下排水量才不過18750噸,只有颱風級的70%而已。即使俄羅斯自己水下排水量達24000噸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尺寸上也比颱風要苗條不少。尺寸和噸位太大會造成潛艇的隱蔽性很差,畢竟這麼大的尺寸,加上覆雜的結構,無論面對主動聲納還是被動聲納,都很難隱蔽。同時機動性也較差,受龐大的艇體拖累,動力強勁的颱風級水下最大航速也只有25節,想做個什麼機動動作更是難上加難。

    多耐壓艇體結構還會造成潛艇總體結構複雜、可靠性降低,以及維護費用大幅升高。颱風級每艘每年的維護費用高達2700萬美元,甚至比俄亥俄級還高,讓俄羅斯人不堪重負。此外,颱風級由於可靠性不佳、運營費用高,實際上在蘇聯解體後很少出動巡邏,其出勤率還比不上老一點的DIV戰略核潛艇。

    事實上,當初颱風搞成這種多耐壓艇體結構也是不得已。當時蘇聯開發的P-39戰略導彈尺寸太大,按照傳統方式佈置的話,足夠尺寸的耐壓艇體造不出來,小一號的又會造成發射筒在艇體上方形成一個超大號的“駝背”,嚴重影響潛艇航海效能。無奈之下,才搞出臺風級這麼個神奇的產品,倒並不是說多耐壓艇體結構就有多高明。

    所以,再來一個這種大型的多耐壓艇體結構潛艇實在沒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星note8效能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