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乏味8158864
-
2 # 反思之美
我覺得家長因為疼愛孩子,不自覺對老師的資歷提出質疑,尤其當今社會,孩子被社會家庭抬到了一個不太正常的高位,家長們都不由自主地處於焦慮狀態,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總是如履薄冰的感覺,擔心老師能否照顧和教好孩子自然是可以理解的,雖然其實不一定都有道理或者有根據。因為老師沒生養過孩子就認為老師一定不懂孩子,不會教孩子,肯定是有失公允的。就好像,如果因為牙科醫生有一口潔白堅固的健康牙齒,就質疑他不懂患者的病情,不能很好地處理治療,大家肯定都不會認同吧。
針對問題中提到的這位老師所面臨的困擾,假設是我自己的話,我可能會努力做到這幾點來淡化和消除這種質疑的影響:
1. 儘量試著瞭解家長提出的那些無理要求背後真正的原因,嚴守學校規定並解釋 其必要性和對孩子的益處有時候家長提出的方案是不恰當的,但是他們的顧慮不一定是沒道理的。比如:他們想孩子,或者孩子想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既然上的寄宿學校,有特定的校規,要讓孩子學著遵守,否則從此孩子可能對規則的認識就是我不想遵守,還是可以不遵守的,這大概也不是父母樂見的吧。
2. 接受他們的質疑,在必要的時候儘可能對他們的質疑給出我的真誠的解釋有質疑是因為,你的做法和他們之前的認知有衝突,這是人的本能反應,很正常。只不過有的人表達更激烈些,讓人不舒服,所以心生牴觸;而有的人能夠心平氣和地發問,我們更願意,也更容易耐心為他解釋清楚。但本身都是一回事:都是想要一個合理的解釋,我們不因態度而區別對待,事情就沒那麼難,也沒那麼煩了。
3. 可以的時候,主動和家長交流孩子近況我們帶孩子的時候會觀察到孩子的一些問題、進步和其他的變化。當我們主動和家長交流時,容易讓家長看到我們的努力和對孩子上心;我們的觀察結果和評論、建議反映了我們的專業素養,可以讓家長對我們的職業能力慢慢放心,逐漸產生信任;我們主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感受到我們對孩子成長的在意,重視家校共育,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會得到足夠的尊重,這樣平等的姿態應該更容易促使家長也以一種理解的而非挑剔的,合作的而非對抗的方式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
至於年齡或閱歷,這些都是判斷可以參考的因素,但都不是下定論的指標。每個人的經驗都是有侷限的。也不因為我們是專職做什麼,就一定在這個領域的的方方面面,都肯定比領域外的人強。我們不過分在此糾結,不去討論誰更專業、更有經驗,只要決心認真,努力天天在崗位上不斷精進,曾經的問題也就漸漸變得不是問題了。
如果覺得這些質疑沒道理,就用行動證明它不對就好,實踐證明:這通常也是最便捷有效的途徑。
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祝順利!
本人年輕教師。總有家長試圖跟你提一些看起來毫無道理的建議,並且以“你們都沒生養過你們不懂”、“你們根本不懂為人父母思念孩子的心情”(全寄宿學校非要讓孩子當特殊的那個走讀生),總是一副專業的、有經驗的樣子提出各種無理的要求。請問面對這樣的問題我該如何處理?
回覆列表
我說幾點吧 我小孩剛讀一年級1:如今作業家長做 家長改 家長教 2:如果孩子有做錯的 老師直接微信群裡發出來批評 3批評就算了 老師也不教學生改作業 直接標註 然後微信群裡某某某要改作業 4 如果所有家長都是本科生 還需要老師教嗎?? 所以現在的老師到底是看管孩子的保姆?還是國家請來的鐘點工? 他們現在到底是教什麼? 難道就發發作業? 想想我們以前沒有微信群 沒有手機 父母親小學畢業都沒有 誰教我們? 老師 誰改作業? 老師 錯誤題誰講解? 老師 如今呢?如今教育失敗 老師只會微信群裡指著某某某做的不好 一個學生連老師都不怕 這種教育 呵呵了 我們以前見到老師就像見到魔鬼一樣 算了 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