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判斷一個心理學研究成果是可信的?有什麼科學的方法麼?
12
回覆列表
  • 1 # 希樸羊

    隨著心理學的不斷髮展和壯大,越來越多的心理學研究人員投入到了研究人的心理發展過程當中,由此發表了很多關於心理學的研究實驗報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研究報告都是“好的”、可靠的或是可信的。評價一個實驗的是不是一個有效的實驗我們可以從實驗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入手。

    信度指的是一個實驗的結果是否具有可靠性或者前後一致性水平的多少。簡單來說就是這個實驗的可信度有多少。信度係數越高,代表這個實驗結果的可信度越高、越穩定。

    效度則指實驗的結果是否反應了實驗目的及其效果,換一種說法就是實驗結果有沒有效果,是否準確的意思。效度的型別也有很多,包括內部效度、外部效度、構思效度和統計結論效度。效度的高低有時候也會與研究樣本量的大小有關,如果樣本量過少就會出現統計顯著性水平結果的偏差,這是由於樣本量小導致的樣本成分和測量出現不穩定的波動範圍。

    信度和效度的檢測一般在調查問卷和量表中用得比較廣泛。一般測量量表在正式推出市面被廣泛運用之前都需要測試量表或問卷上每一道題的信效度水平,即先做一個樣本預測來保證大範圍施測時減少失誤的機率。如果在樣本預測的過程中出現某一道題的信效度過低,這道題就需要基於該研究的設計目的,由研究人員決定對該題進行修訂或刪減。當所有問題都透過樣本預測得到了較好的信效度水平時,該問卷或量表就可以運用於大範圍的施測當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熬夜到底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