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趣知道
-
2 # 看閒書
古代畫像可信度還是有的,不過,肯定是擺拍,而且狀態最好的擺拍。
加了濾鏡,美白的擺拍。
不能說不像,畢竟兒孫們還要對著畫像磕頭上香祭拜呢。
-
3 # 穿越時空的陀螺
宋朝之前基本不可信 都是按照天日之表的標準來畫的 實際看起來都是那種書上說的帝王之相 宋朝及以後的皇帝畫像基本做到該胖的胖 該瘦的瘦 全然沒有那些小說文學及史書裡那種所謂的帝王之相了……應該說接近真實
-
4 # 淡藍色榮譽02
題主出示的朱元璋畫像是清朝為了黑朱元璋才有的。
明朝尤其是清朝的畫像其實真實度很高。那種類似於漫畫的筆法,怎麼可能是親自給皇帝畫畫像的人的手筆呢?尤其是明朝皇帝龍袍也是黃色的。為什麼給朱元璋畫上一身紅?還不是畫畫的人沒把朱元璋當皇帝唄。
朱棣
明仁宗 朱高熾,朱棣長子。
明宣宗 朱詹基,朱高熾長子。
-
5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在那個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給皇帝畫像的畫師可謂是行走在刀尖上的危險工作,其危險程度不亞於緝毒警察。因為把皇帝畫得太帥或者太醜,都會被冠以欺君之罪咔嚓掉。
看起來這是個考驗基本功的活,只要按照皇帝大人的樣子畫,應該就沒有問題了吧?這麼想就太簡單了,但是問題是如果皇帝大人沒有長開,相貌對不起觀眾,你要是來個寫實,最後還是免不了咔嚓一刀。
畫師表示:給我個痛快好嗎?
那麼作為皇帝的御用“化妝師”,究竟怎麼做才能獲得皇帝的五星好評呢?
1、後人執筆
為什麼一般都是後人畫呢?因為當朝的畫師已經死啦。
不光是這樣,華人一般講究蓋棺定論,即需要等到皇帝大人駕崩之後,低下的臣子根據皇帝一生的功過,對皇帝的一生進行總結,包括上廟號,寫傳記,畫肖像。這裡的肖像主要用於供奉於太廟中,供後世皇帝祭拜和瞻仰的。
這就要求皇帝的畫像必須是在皇帝駕崩後才能繪製。一來,不會受到皇帝本人的影響,後代的皇帝只要不是太過分,比如把康熙大帝的麻子臉給再現,基本都不會發飆;二來,作為對皇帝一生功過的總結,在畫中應該有所體現,比如功大於過,一定要氣宇軒昂,威武正氣,而過大於功或者昏聵無能時,就要顯得含蓄一點,總之一眼就能看出差別。
當然,一般都還是要往好看的方向畫,因為中國古代的繪畫傳統就是“為尊者諱,為親者隱”!
除了皇帝駕崩後的當朝。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畫像,很多都是明清時期畫得,更多的是清朝時期畫的。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做了很多具有總結性的工作,比如給歷朝皇帝畫像,這一版畫像被後人沿用至今。
當然了,在畫像中肯定體現了清朝皇帝的意志了,比如對朱元璋的醜化以及對劉邦的推崇。
2、畫神不畫形
和西方的肖像畫不同,中國一直以來都流行寫意畫,注重畫出人物的神采而並非人物的細節。
這絕對不是畫師的能力不足,恰恰相反,這是畫師畫工精湛的表現。因為一般的畫師只能畫出“形”,真正的畫師才能畫出“神”,所謂靈魂畫師就是這個意思。
而靈魂畫師是如何畫出距離自己已經過去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皇帝呢?
不用怕,畫師有辦法!
我們以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來分析:
《歷代帝王圖》又名《列帝圖》、《十三帝圖》、《古列帝圖卷》、《古帝王圖》,本圖共畫了13位帝王形象,分別為:前漢昭帝劉弗陵,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加上侍人共四十六人。帝王均有榜書,有的還記述其在位年代及對佛道的態度。畫家既注意到刻劃作為封建統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氣質儀容,而又根據每個帝王的政治作為,不同的境遇命運,成功塑造了個性突出的典型歷史人物形象,體現了作者對這些帝王的評價。
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這13位帝王長得一模一樣,不同的是鬍鬚和衣冠等有所差別。因為沒有見過這些帝王,閻立本在繪畫時更多的是以史籍記錄來再現皇帝的神態。
那麼史籍記錄只有寥寥數語,比如《隋書》中對隋文帝的記載,說楊堅“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沉深嚴重。”後人只能根據隻言片語畫出隋文帝的容貌,這比刑偵素描還為難人。
所以閻立本乾脆就自創一體,以統一的容貌,加上不同的衣冠,最終得到《歷代帝王圖》這樣的傳世名作。
至於皇帝們真正的長相,對不起,不重要!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回覆列表
畫家力圖透過對各個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畫,揭示出他們不同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那些開朝建代之君,在畫家筆下都體現了“王者氣度”和“偉麗儀範”;而那些昏庸或亡國之君,則呈現委瑣庸腐之態。畫家對作品中的每個形象都寓有褒貶,而這一褒貶又是寓於每個帝王的性格和精神氣質之中。在表現帝王的形象時,畫家透過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神、眉宇和嘴唇間流露出的神情來刻畫不同的個性和氣質,以表達作者對前代帝王的作為和才能的評價。可信度基本為零。後漢光武帝劉秀:光武帝劉秀雙目炯然有神,面型端莊,體態勻稱。畫家巧妙利用史書所載“身長七尺三寸,美鬚眉、大口、隆準、日角”的生理特徵,傳達出劉秀英明睿智、胸懷寬廣的氣質。前漢昭帝劉弗陵 :劉弗陵為漢武帝之子。他八歲繼位,去世時才二十一歲,在位十三年。他年少英明,斷忠奸,辨善惡。畫家突出了劉弗陵文靜豐頤、從容沉著的神態及寬厚仁和、當機立斷的個性。也許是年少的緣故,他與侍從的大小比例,明顯不像畫中其他帝王那樣有鮮明反差。 蜀漢劉備:畫中的劉備,儀態雖不失帝王本色,但眉宇間流露出抑鬱疲憊的神態,顯出他雖不昏庸,卻也無力的特點。左邊的侍從,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他;右邊的侍從,側面看著他身心俱疲的主公,臉上似乎帶著一絲哀傷。 吳國孫權:圖中的孫權,儒雅大方,圓臉細目,面帶微笑,神色安然。體現了三分天下、治國有方、性情平和的君王相。畫中揮動羽毛扇的動作,體現了孫權的足智多謀,躊躇滿志。魏文帝曹丕:曹丕神色勇武,氣派豪壯,虎目威視,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