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子的思想在當時有什麼寶貴的地方?
16
回覆列表
  • 1 # 懷疑探索者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 有代表性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樸素的思想家。老子的哲學和思想在當時是先進的,因為比較“新穎”。儘管當時的人們也思考過老子提出的那些思想,但沒有人將它們系統的整理出來。其實,老子的思想無非就是一些形而上學的思辨,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總體上,老子的思想是消極的,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起到了負面作用的。當然,實事求是的說,老子的思想不是一無是處,比如,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統治階級採用了黃老學說的與民休養的政治理念,輕徭役、減賦稅,所以慢慢積蓄了國家的元氣。但要看見,即使沒有老子的學說思想,統治階層也會依據實際需要去採取相應的最合適的政策。黃老學說只不過是恰好被看見罷了。而且,老子的思想理念只能在特殊的時期使用,不具有普世價值。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什麼?就是一個“小國寡民”的社會,“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既反對人要有仁義的精神,又反對法治,主張沒有政府最好,還主張所謂的“無為”,說人最好要“清靜”,不要多管閒事,管閒事太傷神。這些理念,後來成為魏晉玄學的基礎,佛教進入中國後,也一度把自己包裝成老子的門生。

    老子又要透過無為,達到所謂的無不為。無為達到無不為是什麼意思呢?他的意思是,世界上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無為既是遵循規律,不逆天行事。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其實就是大忽悠。世界上的規律是什麼?你不實踐如何得知?物理上的規律需要實踐檢驗得知。而社會學的規律也是一樣。但社會規律不是永遠不變的,也是會因為人的改造而改變的。做什麼事情都把責任推到所謂的規律上去,而不敢改革,不敢積極進取,其實就是為懶惰找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當然,老子的思想還有寶貴的地方,他認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個就說明事物矛盾是對立的,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當然,一些事情可以用這個思想解釋,但有些事情並不依照其規律變化。哲學畢竟只是哲學,抽象的概念是不可能一一與現實對應的,更多的是“馬後炮”的作用。

  • 2 # 塗鴉吐泡泡

    老子是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兩千多年來,老子的思想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中華文明史上一直煥發出燦爛的光輝!然其留存於世的著作唯有《道德經》。

    《道德經》以“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其思想精髓是:道法自然。強調萬物都是遵循規律運作的。人也應該是遵循規律而行動的。即無為。

    《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 老子道德經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我(統治者)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更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nova5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