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日食
-
2 # 吾知難
其實看到你這麼說我真的為你惋惜。你覺得學校在折騰你說明你根本就沒有明白大學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在大學教育越來越走向大眾化和普及化的今天,大學也已經從精英教育轉為大眾教育,因此大學教育的目的從培養行業人才變成了培養合格社會公民。合格的社會公民應該具備快速學習能力、批判思維能力、自我管理和激勵能力和遵紀(規矩)守法的現代公民意識。
從學校的角度講,你還未畢業,你有義務在學校完善你的畢業論文,包括論文格式和內容。你提前離校屬於不遵守學校制度,因此錯在你而非學校;學校讓你回來而你心生怨氣,說明你還未認真思考這個事情就隨便發脾氣,說明你的脾氣管理能力有所欠缺並且還未學會全面思考問題(更進一步,缺乏批判性思維能力)。
學位論文作為學生培養中的關鍵一環,主要作用是讓學生完整體驗一次科研過程。老老實實做好學位論文有利於提升學生的系統思維。至於論文格式,它本身屬於規範化的學術表達,如果連這個事情都好幾次搞不定,你應該反省的是為什麼你自身做事情總是大而化之且不入細節,而不是抱怨和懷疑整個學位論文制度。在以後的工作中,還有更多比改格式更復雜更瑣碎的事情再等著你去解決。如果連改格式都不想辦法搞定,那怎麼解決以後工作和生活中的更大難題呢?
建議你以此為起點,認真體會做事情如何重細節,如果自我學習(論文格式以及其它問題),如何全面看問題等相關的東西。如果暫時對事情理解不深,那麼就按照老師的說法做好,一邊做一邊體會。
希望以上答案對你有所裨益。
哈哈哈,你這個問題也是當時我們寫論文遇到的問題,但是,我們學校並沒有老是讓我們回學校。算起來了,從提交論文初稿到論文答辯最後的尾聲,才回了三四次。
第一次是指導老師想當面聊一下自己的論文初稿,這個可以在網與老師聊,但我覺得當面更妥帖,就選擇回校了。第二次,提交紙質版的論文定稿給組長,組長收集起來給教秘。這次,我選擇的是讓在校的同學幫忙列印轉交。第三次論文答辯前,又要提交紙質版的論文,給組長,組長給教秘,而且教秘催得特別急,中午通知,下午下班之前就要交。這次又要感謝在校的同學。第四次,回校答辯。第五次,答辯完後修改,交一系列的紙質版論文材料成冊,交給教秘。
這樣算起來,我才回了三次,很感謝在校的同學幫忙。其餘的時間,只要教秘不催,可以安心工作,我的指導老師都沒有時間理過我們。所以,至於你這個問題,由於個人處境不同,感觸也不同。學校在算就業率的時候,是非常注重就業的!但是,有的時候,個別事件對於畢業生來講一點也不公平,總是要讓工作的學生回校,處理雞毛蒜皮的事。論文的話,就要看論文指導老師是什麼個性了。我們是放養式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