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振餘

    人類認識外部世界的能力源自於自身大腦中記憶資訊的總和。即所謂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絕對真理和絕對錯誤兩種極端認知均由每個體的三觀決定。比如,在奴隸社會,奴隸主無需任何理由可隨意處死奴隸,商朝奴隸主祭祀祖先是屠殺奴隸作為祭品的。現在認為極端殘酷的殺人行為在那時卻是普遍認同的真理。即使在當下,我們身邊許多人視狗肉為美食,殺狗取肉很正常,而動物保護者認為愛惜生命、保護動物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指標。

    三觀是如何形成的?

    1、 從小成長環境的耳濡目染是三觀形成的總源頭。

    A、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成長環境決定孩子的成長方向;

    B、社會是孩子成長的染缸,中國古人早有孟母三遷擇鄰的典故;

    C、教育在孩子三觀形成中起到定型作用。

    ABC三股力量相互交叉作用,使不同的孩子成長為既有差異性又有必然性的人群組合。即使三個條件基本相同,同一家庭、同一社會環境和同一學校培養出來的孩子,其人生態度、處事方式和價值取向也不完全相同,這是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不是本質的區別,而是內部參差不齊的體現。但是,在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人群的比較中,三觀差別就不是一般的差異,而是本質的區別。這就是耳濡目染形成三觀的必然性。三觀的形成是由後天造成的,與DNA遺傳無關。即使是雙胞胎孩子,一個在中國養大,另一個在美國社會成長。最終,他們倆的三觀差別就是兩個民族之間的差別。在人文社會科學中將這種差別歸為文化差異。在腦科學領域,三觀的差異實質上是大腦儲存資訊的差異。

    2、 大腦儲存資訊的表徵總和就是三觀

    人類的所有行為活動均受記憶神經網路傳送的信令左右。一個人從小受到某一事件的驚嚇,一輩子對該事件恐懼,從小做慣了奴隸的父母,養大的孩子自然懼怕奴隸主。即使100個奴隸手中拿著勞動工具也不敢對一個空手的奴隸主動武。這就是記憶信令對肌體活動神經的表徵方式。

    絕對真理和絕對錯誤是有前提的,對於個體而言,自身具有的三觀標準就是絕對真理;對於群體而言符合本民族利益的事件就是絕對真理。

    3、 絕對真理和絕對錯誤的轉化

    儲存大腦記憶資訊的物質是記憶神經網路。記憶神經網路由神經元的軸突、樹突透過相互關聯的突觸點構建成神經網路。其中樹突是可塑的,突觸也是可塑的。可塑意味著儲存資訊可以改變。真理轉變為謬誤必須讓神經網路改變。也就是儲存資訊改變。

    改變神經網路的突觸關聯有許多前提條件。

    首先,原有的突觸關聯不是很緊密,尚存可塑性才可改變。許多恐懼心理往往難以改變就是突關聯得太緊,無法鬆脫。

    其次,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神經的可塑性慢慢降低。現實中,年輕人和孩子比較容易轉變觀念,而老年人的三觀難以改變。

    第三,生命個體接受的知識越豐富,生活體驗越廣泛,越容易改變三觀。反之,生活環境或個體特性中記憶儲存資訊量少,長期處於局域性神經活動狀態的人。缺少了改變記憶神經網路的前提條件。通常說的認死理的人。

    第四,類似於傳銷洗腦方式教育形成的記憶神經網路難以改變觀念。同一記憶事件反覆強化後,其對應的記憶神經網路達到高度活躍和高度固化狀態。記憶神經元每一次傳送的信令都是洗腦中形成的一個小範圍的資訊總和。在正常人看來不可理喻的事件,在洗腦後的個體看來卻是正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7-6770k單主機配置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