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咯咯咯。

    一個字最重要的是就是筆畫與結構,筆畫美也就是線條美,臨摹任何一個字帖要想臨摹的像,都得一筆一劃看著來,如果是自己的創作那就另當別論了。生動活潑更加體現在結構之上,結構也並非一點就通,得經過長時間的臨摹,琢磨,你才會知道一個字,怎麼寫才最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加油!

  • 2 # 墨林藝術

    看到我的回答後,先要看下手裡字帖是不是原碑原貼尺寸,如果是放大、剪修本或者是縮小的帖會有點斷脈,特別是那種放特大的多少不同會影響到上個字和下個字的氣韻,練習過程中就會跟著帖走,實體寫出來的字出入很大。帖沒問題了,反思下:是不是位置錯了?那麼我們寫字真的瞭解古人的姿勢嗎?

    古人的書寫習慣自上而下、從右向左,是豎著來的。這種豎行書寫的原因雖無確考,但毛筆書寫的筆劃,大多是從上到下,在沒有紙張的那個年代,載體基本都是竹木材料,以及只能容單行書寫的狹窄的簡策等,都是促成這種書寫順序的主因。至於從右到左的排列,這大概是是因為用左手執簡,右手書寫的習慣,便於將寫好的簡策順序置於右側,由遠而近,因此形成從右到左的習慣。

    從書寫的角度看,簡冊與甲骨、青銅是同時並用的,當時人根據他們的理解,用不同的書寫載體來記錄意義不同的內容。不僅如此,在書寫格式上,日常用作書寫載體的簡冊,影響了在特殊情況下才使用的甲骨、青銅。換句話說,作為書寫載體的簡或簡冊,在時間上要早於甲骨、青銅。因此,古書的書寫習慣是由人們日常主要使用竹木簡書寫所造就的。

    紙發明後,人們日常書寫的習慣繼承和發展了自上而下、從右向左的簡習慣,為什麼會這樣,從單張紙上看不出究竟。如果橫著寫已裝裱好的卷軸,一隻手只能靠近自己懷裡,一邊寫一邊往對上推。如果將已裝裱好的卷軸左右攤開,於書寫者則更為方便,但這樣放置,便只能從上往下,豎著書寫。至於從左向右寫,還是從右向左寫,則與書寫者是用左手還是右手密切相關。如果是用左手寫,顯然應將卷軸放在右邊,這樣在左手握筆時,右手可以攤開卷軸。如果是用右手寫,則應將卷著的書軸放在左邊,右手握筆寫字,左手配合攤開卷軸。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書寫習慣是右手,所以,從右向左書寫就會成為大家共同的習慣。

    那麼我們用空白紙張來驗證一下這種習慣下姿勢到底是什麼樣的:

    正姿: 身體與桌面平行,紙張平行桌面鋪開。這種姿勢目前教學上認為是正確的姿勢,個人認為應該是南宋後開始推廣的,暫且定為今法。

    正姿草稿(贛墨軒純羊毫筆、機制毛邊紙反面、一得閣墨汁)

    右高:紙張四角的最右上角往上翹,和大部分人寫硬筆的紙張位置差不多。暫定為硬筆法

    右高草稿(贛墨軒純羊毫毛筆)

    左高:紙張四角的最左上角往上翹,這種姿勢最接近執簡,暫定為古法

    左高草稿(贛墨軒純羊毫毛筆)

    我們再看下整張的效果,每種姿勢都可以寫,正姿有點拘謹,右高有點飄,左高反倒更沉穩

    整張對比(贛墨軒純羊毫毛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前任念念不忘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