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bcat
-
2 # 蘇暢Chelsea
張公子的評價,貼上來讓大家看看
所謂2004活塞,不如說是2003-08的活塞吧。
2008年寫過他們的總結:
底特律活塞隊史兩個最偉大的年代,都以防守、精確、兇狠、藍領姿態出現,風格猶如兩輛流水線排出的汽車。
本·華萊士久在隊中,沉默的做一個藍領工。2002年,在波士頓、猛龍、掘金和狼這些弱隊歷練到未老先猾、渾身是膽的比盧普斯到來,隨來的還有在華盛頓不甚得志的漢密爾頓,外加選秀大會上揀來的蒂尚·普林斯。最後這個長臂、豬腰子臉、全身骨頭稜突活像機器人的青年,直到2003年季後賽才因為修理了雷吉·米勒而聲名鵲起。他們像80年代末的活塞一樣:新增的零件沒一樣光鮮奪目,世人只為活塞放棄了2001-02季那50勝的陣容(斯塔克豪斯、克里夫·羅賓遜、威廉姆森)們扼腕嘆息,而且完全無法理解他們為何要囤積坎貝爾、奧庫、里布拉卡這大群滿手汽油味、滿面塵灰色的藍領內線。2004年春天,謎底完全揭曉:喬·杜馬斯做了一個類似於丹特利交易阿圭利的、最終拼圖交易。拉希德·華萊士自亞特蘭大飛來,猶如畫龍點睛。這個事例成為NBA史上最典型的事例之一:張牙舞爪的他,成為活塞最不可捉摸卻又是最後一張完整王牌。
到2008年止,底特律活塞連續第六年征戰東部決賽。這是拉里·布朗為世界貢獻的第二部機器——前一部是90年代七年內五戰東部決賽的印第安納步行者。活塞和步行者有著驚人的相似:一個通曉一切的智慧型控衛(馬克·傑克遜VS昌西·比盧普斯),一個不知疲倦為何物的無球跑動跳投手(雷吉·米勒VS漢密爾頓),一群足以提供高質量掩護、籃板球、怒吼、衝撞、犯規的內線。當然,底特律比印第安納更兇殘、更兇猛。
機器零件會在長時間使用中磨損,而底特律的風格是那樣磨損人的意志:他們打著聯盟最慢的進攻,失誤次數常年聯盟最少,搶斷次數極少出過聯盟倒數五位,作為一支大量掩護、跳投的隊伍,三分球次數卻從來低於聯盟平均。他們的比賽充斥著擋拆、掩護、無球空切、機械化的中距離跳投、24秒讀秒時刻的出手、拖慢進攻節奏。這些緩慢重複的套路,一如倫敦大本鐘那樣古老而令人疲倦。歷史業已證明,規行矩步、等待對手錯誤是最好的勝利方式,但這更適合由機器人而非人來施行。喬·杜馬斯在2006年驕傲的宣稱,“我們的高效已成習慣”。幾百年如一日的五首發出陣,他們是21世紀職業體育界,最接近機器的一群人。
就像機器一樣,他們時代的結束始於零件被抽走。2006年,大本走了,麥克戴斯補上,換了塊零件。2008年比盧普斯離去,斯塔基上位,才是他們真正的終結。堅韌的、慢速的、粗暴的、兇狠的、穩定的、桀驁的、團結的,擊敗過高貴傲慢的湖人、壓制過天之驕子們、擁有叢林野生動物一般死不悔改的生命力的,充滿工業時代的嘈雜聲的底特律活塞,曾經猙獰如把上帝推入人間的撒旦的藍領們,在他們最核心的那塊零件——比盧普斯——離去之後,就已在杜馬斯的默許下,走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一如《綠野仙蹤》裡的那句話:
“兄弟,我有種感覺。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這支史上最接近機器的球隊,精確、耐勞、依賴團隊配合、兇狠、冷硬、鮮有動盪、缺少表情,力圖依照籃球的所有合理規律贏球的機器球隊,在這個巨星們撒嬌鬧歡的時代,的確再也回不去了。
回覆列表
當年的活塞五虎指比盧普斯,漢密爾頓,拉希德華萊士,大本華來士,普林斯加上主教練拉里布朗的悉心調教,雖然單個看都不是頂尖球星,但是應該是當年最為團結和各個鋒衛上價效比最高的球員,各司其職,攻守兼備,當年是力壓了最大奪冠熱門湖人的F4(科比,馬龍,奧尼爾,佩頓)組合奪冠,比盧普斯拿到了總決賽MVP堪稱史上最草根的MVP,是藍領球員+草根逆襲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