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日經濟新聞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可穿戴裝置。如果要給可穿戴裝置一個相對準確的定義,那麼可穿戴裝置指的是利用可穿戴技術對日常穿戴裝置進行智慧化配備的裝置,將各類識別、連結、感測和雲服務綜合運用到人們的眼睛、手環、手錶、服飾等日常穿戴裝置中,以期來實現使用者五感能力拓展、社交娛樂、健康監測。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充當健康管家。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穿戴的目的是探索建立全新的人機互動新模式,對消費者提供專屬和個性化服務。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柔性電路板等可穿戴核心硬體的成熟,相當一部分的可穿戴裝置已經從概念化走向商業化。

    近日,知名調研公司Canalys釋出了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裝置出貨量報告。從報告中可以看出,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裝置共出貨1730萬部。而蘋果依靠Apple Watch 3的出色表現,出貨量達到390萬部,市場份額達23%,登頂榜首。小米第三季度可穿戴裝置出貨量達到360萬部,僅次於蘋果,市場份額為21%,位居第二名。

    據我看來,可穿戴裝置的上游產業主要有晶片、作業系統、感測器和顯示屏,可穿戴裝置本身則是有手環、手錶、眼睛、感測器等可穿戴裝置,下游產業主要有健身和運動

    、醫療和健康以及跟蹤定位等。

    那麼問題來了,蘋果重回榜首,對那些供應鏈受益?從國內來看分為幾個區域來看。

    我們來看看國內情況。一是深圳,已經初步形成了由創客團隊、小微企業、上市企業構成可穿戴裝置發展梯隊力量。一方面如酷派、中興、華為等巨頭裝置商相應地推出了手環、腕錶等穿戴裝置,還有如大麥科技、映趣科技、麥開科技、西莓科技等新興公司致力於打造獨特的創新穿戴式產品,劍指中高階市場。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大批由山寨手機廠商轉型而來的小型裝置商,主要以生產智慧手錶、智慧手環為主要方向。

    西部地區可穿戴裝置代表企業無疑是成都的咕咚網,咕咚網是國內首家涉足可穿戴裝置市場企業,2009年成立,2010年開始涉足可穿戴裝置,2011年開始生產智慧手環,他們可以說是國內可穿戴裝置領域的開創者。

    北京作為首都,集聚了科技人才、媒體平臺、消費實力等優勢。目前,以百度、聯想、小米、360、土曼科技、熙康、康康血壓、天地弘毅、滕海視陽等為代表的知名企業正積極佈局市場,北京發展可穿戴裝置的熱潮迭起。

    長三角地區是又一個可穿戴裝置產業發展集聚區。上海聚集了大量的可穿戴裝置創業公司,主要集中於感測器晶片、基帶晶片、射頻晶片、儲存晶片、顯示屏等產業鏈的上游領域,同時在整機生產領域也不乏像果殼電子、歐孚通訊、無尋網路、浩創資訊等這樣有實力的企業。

    因此,可穿戴裝置的這些供應鏈,在某種程度上會受益於產業本身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判斷底部形態?一旦出現要立馬把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