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扒點君

    還記得一年前巴黎聖母院那場揪心的大火嗎?

    多麼希望那是假新聞啊!這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經典建築,這座融藝術、宗教、歷史於一身的文化地標在大火中掙扎著,我們卻只能無力地在一旁含淚祈禱。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救援,大火終於撲滅,但教堂頂部的木質結構幾乎全部焚燬,有著八百多年曆史的中軸尖塔也攔腰折斷,這一刻,很多人的心也隨之碎裂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教堂的主體結構基本儲存完整,教堂中收藏的大量珍貴文物也得到了搶救,最壞的部分過去了。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一時間表示了對教堂重建工作的重視。

    現在,一年時間過去了,巴黎聖母院怎麼樣了?

    在這一年中,BBC製作團隊跟隨由頂尖科學家、建築師和工匠組成的重建團隊,深入瞭解了教堂起火的原因及其造成的損失,密切跟蹤教堂重建工作,以一部《古教堂大救援: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對我們所有人關心的問題做出瞭解答。在這部紀錄片的幫助下,我們將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去了解這座中世紀建築。

    巴黎聖母院是中世紀哥特式建築的經典之作,距今已經有著800多年曆史,它見證過聖女貞德的平反、拿破崙加冕,經歷過16世紀的多場宗教戰爭、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甚至連希特勒都曾妄想燒掉它。時至今日,巴黎聖母院已經不僅是巴黎的心臟、法國的標誌,更是全世界的文化遺產。

    雨果曾把巴黎聖母院比作“石頭的交響樂”,它是中世紀工程學的巔峰之作,整個立面既樸素又嚴謹,既明晰又優雅。在它高達33米的牆上,鑲嵌了3000多平方米的彩色玻璃窗,描繪著舊約和新約中的宗教故事。

    然而現在,一場大火燒燬了教堂的木架屋頂,穹頂大開,一旦拱頂發生坍塌,飛扶壁的重量壓向高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將給整座教堂帶來致命性打擊。

    一場全面的修復迫在眉睫。

    菲利普·維勒納夫——歷史古蹟首席建築師——自2013年一直負責巴黎聖母院的保護工作,用他的話說:曾經的夢想成真,現在變成了一場噩夢。

    於是菲利普第一時間就召集了一批快速反應部隊,包括數十名工程師、建築師和科學家,他們的任務便是防止教堂完全坍塌。

    任務很艱鉅,也很危險。搖搖欲墜的石拱頂、扭曲變形的腳手架,使得任何進入教堂的行為都變得危險重重。

    就在拍攝過程中,工作人員正在評估拱頂的情況,突然一陣刺耳的警報傳來,是固定在腳手架上的運動感測器。這樣的警報可能只是由一陣風引起的,但是,這也有可能是全面坍塌的訊號。

    這樣的緊急疏散每週都會發生,不僅延緩了修復工作的進行,也時刻挑戰著每個人的神經。一方面是修復工作的緊迫性,一方面是建築坍塌的風險,這樣的矛盾使得整個工作的進展困難重重,修復進度一直卡在起步階段。

    要想保證修復過程中工人的安全,必須首先對建築構件進行加固,尤其是飛扶壁。而事實上,每一個飛扶壁的形制都是不同的,所以用於支撐的拱形支架也各不相同,這全都是需要定製的。單是這一工作,就耗時5個月。

    除了建築坍塌的風險,工人們還面臨著有毒氣體的威脅。覆蓋在教堂屋頂的200多噸鉛在大火中融化大半,現在,有毒的鉛塵覆蓋在建築和玻璃窗表面。在將這些鉛塵清理乾淨之前,修復團隊的成員們都必須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才能進入汙染區。而每次離開,他們也都要仔細地清洗乾淨身體、丟掉受到汙染的衣物。

    除了修復工作,科學團隊也藉著這次大檢修做著一些防微杜漸的工作。科學家們可能會借鑑英格蘭北部大範圍使用的保護性透明玻璃外框,保護教堂彩色玻璃窗免受紫外線和水蒸氣腐蝕的傷害;而消防工程師們也在做出創新,為了應對未來可能遇到的火災威脅,他們在教堂屋頂的木材中放置了隔火牆,防止能量的再輻射和轉移。

    在修復工作的緊鑼密鼓中,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今天,距離那場災難性的大火已經過去了一年,巨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仍然擺在修復人員面前,可以說,巴黎聖母院仍未完全脫離危險:融化的腳手架還未拆除,教堂屋頂還露著洞,而如今又受到疫情影響,教堂的修復工作也被迫暫停。挑戰仍很艱鉅。

    巴黎聖母院是中世紀先民們留給世界的文明遺產,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宗教、跨越了國籍,而成為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最後,借用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的一段文字做結,希望這座歷經戰爭洗禮的藝術結晶不要毀在和平年代:

    ”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關於這一切,關於古老的高盧歷史,關於整個哥特式藝術,現在還有什麼存留給我們呢?”

  • 2 # 隱者司馬

    等中國的明星們捐款呢,大火剛燒的時候這些明星為了搏得世人的眼球什麼為了藝術為了愛心哭爹喊孃的更嚴重的還有幾個要跳樓的說是要為藝術獻身——後來事情過後都忘了該吃該喝該玩玩——都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呢,真是戲子無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款雪鐵龍C5能否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