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獨處空間
-
2 # 龍之怒2
郭嘉是長於奇謀的謀士之才,是曹操陣營中的一流謀士,足可以比肩漢之張良,明之劉伯溫。與龐統相比,應在伯仲之間。不過郭嘉的智謀更光明正大一些,而龐統似乎更擅長陰謀一類的計策。兩者本應無高下之分。但龐統的心胸似乎不夠開闊,不聽諸葛亮忠義之言,至使自己死於落鳳坡。沒能顯出自己的本事。這裡我想多說兩句,就是最近幾年,經常有人拿郭嘉與諸葛亮相比,更離譜的甚至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兩人沒什麼可比性,因為兩人屬於不同性質的人才。郭嘉就不多說了謀士,但諸葛亮卻不同。諸葛亮是足以比肩漢之蕭何、明之李善長的相國之才。前者更善長奇謀,用劉伯溫評論自己的話說就是“長於言,而短於行。”而後者,即要經營內政、平衡人際關係,更要運籌帷幄、謀化戰略、籌集糧響軍需,甚至在君主出征時負責坐鎮後方代主決策。用劉伯溫評論李善長的話說就是“長於行,而短於言。”兩者根本不屬一類,何來誰怕誰啊!
-
3 # 初曉兒
《三國演義》裡的郭嘉是極具盛名的謀士。
朱乾說:“國家憑藉一個人可以興,也因為一個人會敗亡。郭嘉歸附魏,魏興盛,管寧離開漢,漢滅亡。”(譯文)。
薛稷把郭嘉輔佐魏王,比喻成張良輔佐劉邦。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更說明郭嘉之智謀高超。
可見,郭嘉是具有大智慧的人物。
一,良禽擇木而棲,郭嘉深知此理。郭嘉一開始是投靠袁紹的,但經過與袁紹接觸後,他認為袁紹謀而不決,慮多而不得要領,成不了大事,不可能真正稱王稱霸。毅然離開了袁紹。經程昱、荀彧介紹給曹操,一番談話,立即被曹操所折服,如魚得水,曹操也說:“助我成大業者,是人也!”
袁紹身邊奇才異能之士,如沮授、田豐,也極有謀略。但所託非人,在第一步上就輸給了郭嘉。
沮授曾給袁紹提出了取得北方四州之地的戰略規劃,控制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袁紹對他的建議根本就置之不理。
後來曹操俘獲了沮授,曹操為沒有早點認識沮授而嘆息不已。
官渡之戰,袁紹不聽田豐之言,袁紹大敗之後,田豐才知道“為愚人謀劃,應當一死。”缺乏郭嘉的深謀遠慮。
二,郭嘉謀略之體現。1、著名的《十勝十敗論》。
官渡之戰前,曹操與袁紹相比,實力懸殊,曹營上下均有怯戰心理。
郭嘉從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十個方面,透過曹操軍隊與袁紹軍隊的情況比較,詳盡地論證了曹軍必勝,袁軍必敗。極大地鼓舞了曹營計程車氣,起到激勵人心的作用。同時為曹操與袁紹之博弈,擬定了戰略目標。
2、獻策滅殺與曹操血戰兩年的呂布。
曹操在徐州一戰曠日持久,曹軍勞師以遠,疲憊不堪,曹操準備退兵。
郭嘉根據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為例,說:“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認為此時應該加大對呂布的攻勢。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強攻加水淹下邳。
最後生擒呂布,郭嘉幫助曹操去除一個極其厲害的勁敵。
3、官渡之戰後郭嘉的力排眾議。
官渡之戰,因郭嘉的力主北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袁紹雖然病死,但袁軍的實力仍然不容小覷。
曹營謀士都主張乘勝大舉攻擊,滅掉袁紹的殘餘勢力。
這時的郭嘉反而力排眾議,建議曹操退兵。理由是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向來勢同水火,與其費力攻擊袁軍,不如讓他們兄弟自相爭鬥,曹軍坐收漁翁之利。
曹操退兵不久,袁譚、袁尚果然兄弟鬩牆。曹操回軍殺來,幾乎兵不血刃,袁譚、袁尚一死一傷。曹軍此一仗輕鬆至極。
至於郭嘉準確把握袁紹優柔寡斷,不會趁曹軍攻擊劉備之機,兵發許都的心理,擊敗徐州的劉備,活捉關羽。
以及,把握孫策輕率而疏於防備的特點,預知孫策必被刺客所殺。更是神機妙算。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可能失之偏頗,但筆者認為郭嘉不弱於“鳳雛”的智謀。
-
4 # Billy131415926
赤壁之戰曹操大敗,說了這樣一句話,使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也。意思就是說如果有郭嘉在,也不至於讓我到這個地步。這句話足見在曹操心裡郭嘉的位置是無比的重要。要知道赤壁之戰敵對方有諸葛亮,周瑜這樣超一流謀士。
回過頭來看,有郭嘉在的時候曹操基本一路順風順水很快統一北方,郭嘉死了之後曹操是非常被動。這些都可以從側面看出郭嘉能力超凡。
-
5 # 雄視天東
郭嘉是曹魏陣營中的頂級謀士,其才能不亞於荀彧、賈詡,論謀略要高於鳳雛,在幫助曹操經略中原、統一北方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只可惜英年早逝,38歲那年病亡。《三國志》中記載,曹操評價郭嘉:“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赤壁戰敗後,曹操又說:“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也許,如果郭嘉沒有早逝,三國的歷史可能就會改寫了。曹營中謀士如雲,能得到曹操如此高的評價,足可以看出郭嘉在其心中的地位。
回覆列表
鳳雛和臥龍是齊名的。水鏡先生都說了,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可見鳳雛絕非等閒,至於郭嘉,雖然是曹操身邊最受器重的謀士,他的十勝論也很精妙,但比起龐統還是稍遜風騷的。
如果拿三國演義裡邊的謀士來排名的話應當是以下順序:
一、諸葛亮
二、司馬懿
三、龐統
四、郭嘉
五、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