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都肉多多
-
2 # 彤同飛
1,充分利用網路資源,藉助好好學習,錢兒故事等app給孩子有趣有料的輔導,減輕養育孩子的成本。
2.把自己活成孩子的榜樣,努力掙錢,開心生活,清潔房屋,營養食物,讓孩子學會享受孤獨……
3,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鍛造積極開朗樂觀的娃。
4,離婚是一種開始,自己不要太在意負面的評價。
-
3 # 盛千金
這個故事可能對你有幫助。
01
媽媽帶著他跟爸爸離婚的時候,他是不開心的。
他不喜歡愛哭的女人,即便她是他的媽媽,他也搞不懂為什麼媽媽一定要帶他走,他想跟著爸爸。
但最後,爸爸還是同意了,把他讓給媽媽。
一年後,媽媽再婚了,繼父是個看起來很和藹的人,媽媽和他在一起笑的很多,可是他對繼父怎麼也親近不起來。
繼父對他還是很討好的,接送他上下學,知道他愛吃甜食,時不時在放學路上,給他買一個冰淇淋甜筒。
他總覺得繼父這樣做是為了討媽媽歡心,他只是被繼父利用的工具而已。
切,做白日夢去吧,他一邊舔著甜筒,一邊極度瞧不起這個慈眉善目的男人,繼父一定是戴著面具的。
不久,這話就應驗了。
因為他偷錢去網咖打遊戲,繼父把他從網咖揪出來,狠狠地批評了他,差點動手打了他。
他橫眉冷對地對繼父說:“我長這麼大,我爸沒動過一根毫毛,你有什麼資格教訓我?滾!”把繼父氣得瑟瑟發抖。
他跑回家,收拾了幾件衣服,把存錢罐裡的錢全部裝到書包裡,準備離家出走去找自己親爸。
媽媽拉著他,讓他不要任性,他甩開了媽媽的手,喊著:“這裡本來就不是我的家。”說完,直奔樓下。
確實,這是繼父的房子,一個很老的小區沒有電梯的房子,據說快要拆遷了。
02
媽媽趕緊追下來,外面在下大雨,母子倆都沒帶傘,很快就淋溼了全身。
他已經是12歲的小男人了,滿身怒氣,走路帶風,媽媽追的很辛苦。終於,媽媽摔倒在一個垃圾桶旁,踩到了一個破了的垃圾袋上,滑了一跤,“哎喲!”媽媽痛苦的叫聲,讓他停下了腳步。
他站在雨中愣了愣,還是轉身去把媽媽扶了起來,一靠近媽媽,他就心軟了,自從媽媽再婚,沒少為他操心,瘦了不少,曾經圓潤的胳膊已經摸得到骨頭了。
他從書包裡拿出一件衣服蓋在媽媽頭上,明顯是關心媽媽心疼媽媽,但是他卻不想主動講話。
媽媽趕緊把衣服扯下來,蓋在他頭上,說:“媽媽不怕雨,你別感冒了。”
一時間,他鼻子酸酸的,說:“媽,你趕緊回家吧,我去去就回,別擔心,明天放學,我就回家了。”
“不,你不能走,絕不能去找他!找他是沒有用的!”媽媽嚴肅地說,隨即拉著他的手不放。
“為什麼?我要去找我爸爸!我不要和那個男人生活在一起!我不想見到他,我要見我爸爸!”他說著差點哭出來。
“你爸如果在乎你,我們離婚的時候,他會放棄你嗎?是誰拼死也要把你帶在身邊?如果我也放棄你,你會像今天我追你這樣,追著不讓我走嗎?”媽媽彷彿心碎了,說話的時候有點抖。
他沉默了。
“是的,你討厭我給你找的後爸,拒絕接受他,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你也必須明白,你生物學上的父親,他不愛你!你去乞求他的愛,只會讓自己的意志變得更加柔弱。
我愛你,真的不夠嗎?如果不夠,你可以去找任何你覺得夠格的人做你的父親母親,我尊重你的選擇。
難道,你真正欣賞、崇拜、可以教給你智慧的人,好的思想、知識、認真生活的勇氣,不都可以是父親嗎?”
媽媽的這番話,讓這個像小火山一樣的少年冷靜了下來。
最後,媽媽說:“如果你真的反對媽媽和你繼父在一起,你不用如此痛苦,媽媽一定和他離婚,永不再婚!”
03
那個週末,他謊稱參加同學生日聚會,偷偷坐長途大巴去見了一次生父。
生父的家,在老家鎮上的集貿市場裡,他隨媽媽搬到了城市裡,他轉學的所有的事都是繼父辦的。
曾經父母無數次爭吵,就是媽媽要求爸爸奮鬥,到城市裡去,教育資源好,孩子發展好,但爸爸只願意守在小鎮,擺個小攤賣賣劣質服裝,下午四點收攤了打打麻將。
他一度認為媽媽是很勢利的女人。後來,爸爸有了情人。
到老家的時候,是下午四點,可是他沒有看到爸爸的攤子前擺上那張熟悉的電動麻將桌,他遠遠看到爸爸和一個年輕阿姨很親近地在聊天,阿姨把懷裡的寶寶遞給爸爸,爸爸抱過去又親又逗。
他一直守到五點多,被鄰居發現,告訴了他爸爸。他等著爸爸主動過來見他,跟他敘敘舊,但是他只等到了那個年輕阿姨狠狠盯著他的犀利眼神。阿姨好像生氣了,把孩子往爸爸懷裡一塞,扭身就走近了爸爸的屋子,爸爸趕緊抱著孩子追過去,嘴裡似乎在喊:“別生氣!”
到了七點,爸爸還沒從屋子裡出來,他肚子餓了,在旁邊的小賣部買了麵包和水,大吃大喝著往車站走,他今天晚上一定要趕回去見媽媽。
還好,趕上了末班車,他找了最後一排最角落的位置,把臉靠在髒兮兮的車窗玻璃上,呆呆地看著熟悉的站臺。
“永別了,故鄉,永別了,我的爸爸。”
車子啟動的那一刻,司機把車裡的照明燈關了,在搖搖晃晃、恰到好處的黑暗裡,他痛快地讓淚水奔湧……
回到家,已經是晚上11點,開啟門,媽媽和繼父都緊張地坐在客廳沙發上,看到他進門,趕緊迎上來。
三個人一句話沒說,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後來,繼父教會了他打籃球,他有了自己的偶像:科比。
他把科比的一句話刻在了繼父給他買的書桌上——“我見過每天凌晨四點洛杉磯的樣子。”
——————————end——————————
回覆列表
在離婚的人群中,有不少人認為離婚是大人的事,與孩子關係不大,然而,這種想法導致的結果恰恰是忽視了孩子的感覺,給孩子造成各種傷害。孩子易表現為抑鬱寡歡、心事重重,容易激怒,與同齡孩子關係緊張,甚至自暴自棄,產生心理問題和行為的偏差。離異父母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學會科學地教育孩子呢?
一、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有人離婚後,為了孩子沒有再婚,所以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學習、生活、身體什麼都不能有問題。不允許有一點點不完美。結果由於對孩子要求太高,孩子感到壓力很大,到了一定時候,孩子就會產生情緒爆炸,這時候的孩子就會出現心理問題。所以,父(母)親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要因人而異,自己也要有人生的目標,不要把目標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樣,一旦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你自己就找不到目標了,就會茫然不知所措。
二、不要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有人離婚後稍有不順心,就拿孩子出氣。孩子過去是愛的結晶,現在成了出氣筒,成了對方的化身,搞得孩子不明不白、無所適從。不但如此,還把自己的不幸福歸咎於對方,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宣洩自己的情緒,彷彿這樣自己就舒服了。久而久之,孩子遇事也會找個"替罪羊"出氣,這樣孩子的人格形成就有了問題,有的孩子漸漸變得心眼小,沒有肚量,遇事不冷靜,常在外面打架,惹是生非,甚至偷盜等。作為單身家長,自己要想辦法排除煩惱,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不要和孩子交談,當你和對方產生分歧的時候,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生氣和吵架,應該展示給孩子人生積極的一面和Sunny的一面。
三、不要把孩子"綁"在自己身上
夫妻之間雖然離了婚,雖然解除了法律意義上的依存關係,但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永遠不會因為離婚而改變。有人離婚後,禁止孩子與前配偶及其親戚之間的來往,逼迫孩子不認這些親戚,以發洩自己對對方的不滿,這都是不可取的。
撫養孩子的一方不讓另一方探視孩子,為了探視孩子,雙方互相對罵、互相詆譭,這給孩子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孩子小小年紀就仇恨滿腹,長大以後不是埋怨撫養的一方對自己不好,就是埋怨不探視的一方沒有管過自己,對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歸因於父母,從而忽視了自己的責任。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缺乏愛心、同情心和責任感,認為別人為他幹什麼都是應該的,都是別人欠他的。所以,離婚後的雙方都要為孩子的人格完善給予更多的關心。孩子是無辜的,離婚後的父母更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懷,不要讓孩子因離婚而受到傷害,即使有一方再婚,也應該定期探視孩子,給孩子完整的愛。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應該和對方交換意見,制訂一定的計劃,兩人同時參與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是私人物品,不是一個人的,所以要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
四、不要把孩子"扔"在別人身邊
有人離婚後,為了自己再婚,把孩子扔給父母,不管不問,還有的乾脆就不要孩子了。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覺自己是被父母遺棄、拋棄的,人格形成過程中,產生自卑、怨恨、缺乏信心,進而悲觀失望、悲觀厭世、情緒低落、敵視社會,稍有不如意就心恢意冷,在眾人面前不敢說話等人格特點。父母在離婚前,就應該考慮好孩子的撫養問題,在離婚後這些問題就應該按照計劃去執行,而不是去推卸責任。至於誰撫養孩子,這要根據夫妻雙方的具體情況,包括家庭經濟收入、個人的工作情況、家庭環境等等來決定。總之,不管誰帶孩子,都不要把孩子扔在別人身邊。
五、不要過分地"溺愛"孩子
離婚的家庭中,帶孩子的一方總有一種負罪感,認為孩子缺少了另一半的愛。在日常生活中,以最大的努力去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只有給予和愛,沒有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沒有愛心,不關心別人,只會索取,不談回報,沒有社會責任感。不帶孩子的另一方,由於長時間不見孩子,見一次孩子,覺得有說不完的話、訴不完的情,還要帶許多許多好吃的好喝的給孩子,甚至無原則的給錢。因為父(母)想用這些來彌補平時的不關心,或彌補長時間親子分離的痛苦.這樣孩子反而會產生依賴,甚至出現逆反心理等。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都要遵守一個"適度"的基本原則,明確什麼是孩子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對孩子的要求,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滿足他,不合理的要求父母的絕對不能去做,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