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蝙蝠俠IT
-
2 # 硬科技
目前這幾個品牌的全面屏手機還沒有全部發布,現在就下定論有點為時過早。今年的下半年的手機市場可以說是都是全面屏手機的爭奪戰,幾乎所有的大品牌廠商都推出了全面屏手機,而且各家的全面屏手機都有各自的特色,有點令人眼花繚亂。
雖然說現在這幾個品牌的全面屏手機還沒有全部發布,不過關注度最高的依然還是蘋果手機,作為全球智慧手機中最有科技色彩的蘋果手機總能帶來一些新奇的功能。搭載了全面屏的新款蘋果手機到底是能帶什麼樣的新功能是很令人期待的。
除了蘋果之外,國內比較受關注的就是vivo X20了,因為上兩個月vivo釋出的屏下指紋解鎖技術。這款使用了全面屏的vivo X20會不會搭載屏下指紋解鎖技術也成為了一個焦點,如果搭載上屏下指紋解鎖技術,那麼這個指紋解鎖技術的黑科技自然也能吸引到足夠的目光。並且在vivo重要賣點的拍照方面依然會搭載DSP影像最佳化晶片繼續擴大自己的優勢。
小米的MIX2同樣很令人期待,作為小米衝擊高階的手機型號,小米可以說是為其傾注了很大的心血。大屏佔比和麵部識別都是很吸引人的。當然三星Note 8的國行版發售一樣令人期待,不過就三星目前在國內的程度和三星Note系列之前的事故,這款手機的銷量可能並不是很如意。總而言之,等到這些手機全部發售了在看吧。
-
3 # 科技白米飯
全面屏這一概念已經深入人心,目前也是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釋出的了他們的全面屏手機,其中更是有幾款已經正式開售,面向了所有的消費者,要說誰家的全面屏更好的話,目前來看應該是vivo的那款全面屏手機x20,相比起其他的全面屏產品,x20這部手機要更加的深入人心,雖說和前期的宣傳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手機本身。在設計方面,vivo的全面屏手機x20採用的是上下邊框對稱的設計,視覺上看起來不會覺得突兀,但是由於其超高的屏佔比,也帶來了十分震撼的視覺衝擊,雖說其他品牌的手機採用的是比較激進的設計方式,但是在目前技術還不是很成熟的情況下,並沒有受到消費者的親來,而vivo的這種平衡式的設計反而更加符合大眾的審美觀,而且vivo還採用了目前最頂級的三星OLED全面屏,擁有18:9比例的2K超清螢幕,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加清晰地視覺效果。除了外觀,vivo x20這款全面屏手機還帶來了全新的面部識別功能,這對於全面屏手機來說是一種更加適宜的解鎖方面,不過vivo的這個Face Wake面部識別與其他的還有所不同,這個功能是安卓手機裡面首次實現了3D景深解鎖,這樣一來就能保證手機的安全性,不會被別人盜刷,同時在速度上也十分的迅速,只需0.01秒,安全的同時也有一個快速的體驗。當然了還有一些全面屏手機並沒有上市,不能上手體驗,好不與好並不好做出評價,不過總體來看目前還是vivo的這款全面屏手機x20更加親民一些。
-
4 # 你是我的命運857
我來給你們的無知普及一下,全面屏的意思,屏佔比百分百,但是現在的工業水平肯定達不到,屏佔比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才叫全面屏,現在的小米蘋果三星都沒有超過百分之九十,華為把它定義為18/9全面屏,所以現在的所謂全面屏手機,都是18/9全面屏,別給雷猴王洗腦了,米粉別找優越感。提問的腦殘居然沒有帶上華為,可想而知真不會玩噱頭。
-
5 # 傾聽飄落聲
哈哈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錘子科技老羅在京東直播上說的一段話,原話大致是這樣的:三星是地球上第一屏廠,只要它繼續做手機屏佔比依舊可以業界領先,你說你屏佔比高,老子不給你提供螢幕,下個季度你就沒了,不產螢幕的廠商宣傳自己的全面屏都是耍流氓!
回覆列表
誰也不服誰,就連小眾的努比亞nubia也跟著說要出“全面屏2.1”,vivo將推出全面屏手機X20了……
這下好了,一夜時間,全面屏手機時代到來。大有人人全面屏,沒有都不好意思出門的意思。哪個手機廠商,如果不出一款全面屏手機,似乎就顏面掃地了。
“全面屏”如此熱鬧,自然對於使用者來說,讓千篇一律同質化嚴重的手機行業,注入一股新鮮血液,使用者體驗更好,更大螢幕,自然有更大視角。
不過,狂熱的背後,全面屏其實也並沒有那麼美好。比如由於對於技術要求甚高,而大螢幕的主要廠商面對如此洶湧而至的跟風浪潮,自然也是產能夠嗆,也就容易導致一場釋出會是熱血沸騰,可真正上市可能又要玩飢餓營銷了。
除此之外,由於全面屏太過激進,一些其它技術其實並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比如對於時下流行的雙攝和閃光燈的處理。小米IMX就直接去掉了閃光燈,自然對於其拍照表現拖了後腿。
還有流行的前置指紋識別,由於大多數“全面屏”手機消除了“下巴”,所以對於前置指紋如何解決,著實是個難題。有些品牌就在鑽研螢幕上的指紋識別,多少有些技術瓶頸了。
當然,還有其它的如外套的保護的問題,還有握持與視界的矛盾等等。
這樣看來,也許由於蘋果、三星、小米、vivo這些廠商的推動,加速了產品技術創新,對於手機發展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而對於使用者來說,究竟是否實用,還是要自己掂量,畢竟,這次“全面屏”可不是千元機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