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點遊玩
-
2 # D大先森
抽雪茄不入肺,那是一定的雪茄是靠味蕾和嗅覺來細細玩味的,即使同品牌同型號的雪茄在味道上也會帶給你不同的感覺,這就是雪茄特有的樂趣吧。
雪茄如果入肺,那就什麼樂趣都沒了,嗆剩半條命+尼古丁中毒,俗稱煙醉。
題外話,抽雪茄一定要古巴的,不要問為什麼。
-
3 # 雪茄教父
為什麼那麼多人說,抽雪茄不入肺?
有這麼一句話形容:“抽菸傷肺,抽雪茄傷胃”。
雪茄是純天然的菸草製品,卷制一支雪茄所需要的菸葉要好幾片全菸葉,而香菸不用,一支香菸三五分鐘就抽完了,而抽一支標準尺寸的雪茄需要40分鐘左右,雪茄本就是純菸葉,如果口口過肺,很容易導致喉嚨難受、頭暈想吐等不良反應。
之所以說抽雪茄傷胃,那是因為抽雪茄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水分等,
-
4 # Leo1980街頭攝影
不同的吸菸方式而已。(吸菸有害健康)
雪茄的歷史,一直都是不入肺的。
捲菸、雪茄、菸斗,是世界比較流行的三大吸菸方式。只有捲菸入肺。
如果非要入肺,也沒關係,只是味道不同,危害更大,勁兒更大。而且無法體會雪茄的精妙之處。
雪茄靠周圍整體的味道吸引人。而不是透過肺吸收尼古丁來享受。
雪茄不入肺,是文化、傳統。
不入肺,對肺的傷害小一些,但也會對咽喉和口腔產生刺激。相對而言,比捲菸危害略小。
相對而言,雪茄更需要長點時間,一小時左右,在一個固定環境享受,煙抽完了,但味道久久不散。而絕對不會是,火車到站,趕緊去站臺上過把嘴癮那種感覺。
補充一點:雪茄的文化傳統,一直是不入肺的方式,所以粗細、長短、菸葉選擇、製作工藝都是按照不入肺來考慮的,傳承的,就像“水煮魚”,歷來製作工藝就沒考慮喝湯,正宗的,沒有哪個廚師教徒弟時候說,水煮魚如果想喝湯就這麼做。
先來個菸斗的吧,手機裡沒有,雪茄照,回頭再換。
抽雪茄本身就是不入肺的。記得年少時候,走在蘇州小街上,四個人好奇買了一枝雪茄嘗,當時很天真,以為抽雪茄和正常的香菸是一樣的,結果兩口過肺後,四個人差不多都是懵逼狀態,第一感覺就是真難抽,真衝。想想當時的天真,挺好笑的。
正確抽雪茄的姿勢,其實就是省略了過肺這一步驟,抽一口,應該讓它留在口腔中細細品味,在舌頭中流轉,最後再從口中吐出來。差不多有四種類型的抽法
1. 吸入:不推薦。應吸入嘴中,可允許在口腔中逗留,然後就可噴出。 2. 吸菸:合適的吸雪茄方式。每隔幾分鐘,將雪茄煙吸入口腔,在顎中逗留,品味後噴出。啜吸雪茄煙可使煙保持涼爽並有豐富滋味。這種方式可品吸出雪茄中的精華。 3. 嚼煙型:每個人都知道有這種型別的吸菸者。他們持續數小時(甚至數日)嚼著同一支雪茄,直至留下一堆包外烏七八糟的溼乎乎的東西。 4. 噴煙型:初學者最明顯的標誌是頻繁的噴煙。為品味出雪茄中豐富而細緻的味道幾乎不停的噴吸。象煙囪一樣噴煙使雪茄變得過熱,並使雪茄不均勻燃燒,使吸菸變得不甚愉快。
至於為什麼吸雪茄不能過肺,雪茄入肺可能會造成噁心 想吐,這是最直觀的原因。尼古丁等菸鹼含量大約是普通香菸的十幾到幾十倍,如果你不小心過肺的話,一是傷害太大,二是你肯定會咳嗽不止,一下子就拉低了你的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