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生簡述
監生,是在國子監讀書或者取得進國子監讀書資格的人。其名始於唐憲宗元和二年置東都監生一百人,最開始時稱為國子生後來改稱監生。到宋代除國子監及其下屬各學生員稱監生外,司天監也有監生。明初由各省選送行俱優的生員入監為監生,舉人會試落第者亦可入監。至清代時國子監的學生就分監生和貢生。
總結起來也就是,監生起始於唐朝,發展於明清兩朝。在明清以前,監生不一定指國子監的學生,但到了明清兩朝,監生這一稱號就得到了明確的規定,專指明清兩朝最高學府國子監的學生。而在明朝和清朝,監生又有不同的分類。
舉監:指參加京師會試落選舉人,後由翰林院擇優送入國子監學習者。相當於大學從掉檔的考生中擇優選才。
貢監:指以人才貢獻入監的意思,貢監最早是洪武初期立下的規定,凡天下府州縣各學,每年推舉一名到國子監學習。至明孝宗時,改立規定為在各府州縣常貢的一個名額之外,每三、五年再行選貢一名,透過考試把學行兼優、年輕有為者選入國子監學習。相當於是高中推舉保送人才進大學,明孝宗時的規定相當於對高中推舉保送的人才多加了一道入學資格考試。
廕監:指三品官以上子弟或勳戚子弟入監讀書的學生。相當於私立大學的校董可以讓其子嗣晚輩進大學讀書。
例監:指因監生缺額或因國家有事、財用不足時,平民納粟於官府後,特許其子弟如監學習者。相當於大學花錢買進去的學生。
恩監:文官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的,准許送一子進國子監讀書,以及遇到慶典時,皇帝特賜許進入國子監讀書的人。明朝廕監的一種。
難監:凡內外三品以上官,任滿三年者,死後一子可送入國子監讀書的人,地方佈政等司長官及州縣佐貳殉於國難的,准許其子嗣進入國子監讀書的人。也是明朝廕監的一種。
優監:指從生員,即秀才中選拔優秀的人進國子監讀書。相當於明朝的貢監。
例監:以捐錢捐粟得以進入國子監學習的學生。同明朝的例監。
監生的說法,只出現在明清朝代。是國子監學生的簡稱。國子監是明清兩朝的最高學府,必須貢生或廕生才有資格入讀的。
監生簡述
監生,是在國子監讀書或者取得進國子監讀書資格的人。其名始於唐憲宗元和二年置東都監生一百人,最開始時稱為國子生後來改稱監生。到宋代除國子監及其下屬各學生員稱監生外,司天監也有監生。明初由各省選送行俱優的生員入監為監生,舉人會試落第者亦可入監。至清代時國子監的學生就分監生和貢生。
總結起來也就是,監生起始於唐朝,發展於明清兩朝。在明清以前,監生不一定指國子監的學生,但到了明清兩朝,監生這一稱號就得到了明確的規定,專指明清兩朝最高學府國子監的學生。而在明朝和清朝,監生又有不同的分類。
明朝監生舉監:指參加京師會試落選舉人,後由翰林院擇優送入國子監學習者。相當於大學從掉檔的考生中擇優選才。
貢監:指以人才貢獻入監的意思,貢監最早是洪武初期立下的規定,凡天下府州縣各學,每年推舉一名到國子監學習。至明孝宗時,改立規定為在各府州縣常貢的一個名額之外,每三、五年再行選貢一名,透過考試把學行兼優、年輕有為者選入國子監學習。相當於是高中推舉保送人才進大學,明孝宗時的規定相當於對高中推舉保送的人才多加了一道入學資格考試。
廕監:指三品官以上子弟或勳戚子弟入監讀書的學生。相當於私立大學的校董可以讓其子嗣晚輩進大學讀書。
例監:指因監生缺額或因國家有事、財用不足時,平民納粟於官府後,特許其子弟如監學習者。相當於大學花錢買進去的學生。
清朝監生恩監:文官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的,准許送一子進國子監讀書,以及遇到慶典時,皇帝特賜許進入國子監讀書的人。明朝廕監的一種。
難監:凡內外三品以上官,任滿三年者,死後一子可送入國子監讀書的人,地方佈政等司長官及州縣佐貳殉於國難的,准許其子嗣進入國子監讀書的人。也是明朝廕監的一種。
優監:指從生員,即秀才中選拔優秀的人進國子監讀書。相當於明朝的貢監。
例監:以捐錢捐粟得以進入國子監學習的學生。同明朝的例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