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外周巖
-
2 # 營養與醫學
因人而異吧,主要靠養。基本上西醫是沒有辦法的,越吃藥越糟糕。
營養治療也許是最佳選擇,調節腸道微環境,修復腸道黏膜,至少不像藥物會刺激腸道。
這病養一養,還是有不少患者減少症狀甚至症狀消除的。
-
3 # 營養師劉術娟
此病的發生與抑鬱、焦慮等症狀密切相關,又稱是腸胃的情緒晴雨表。
腸易激綜合徵致病的確機制還不清楚。目前普遍認為是胃腸動力異常、感覺過敏引起的,可能還伴有一定的精神或感染因素。多達2/3的腸易激綜合徵患者腸功能的感知異常,敏感性增加。患者在遭受應激性刺激時,更容易發生胃腸道症狀,比如在生氣、考試期間。
腸易激綜合徵的三大症狀為:A.腹痛或腹部不適;B.腹脹;C.排便頻率改變如腹瀉、便秘、大便形狀改變。
非藥物干預
1.改變生活方式:首先,飲食習慣明顯影響腸易激綜合徵的復發和嚴重長度;飲食:對許多腸易激綜合徵者來說,合理膳食可以減輕症狀發生的次數和嚴重程度。良好的膳食習慣的改變有助於緩解腸易激綜合徵的症狀。腸易激綜合徵者生活質量的降低在飲食方面尤為明顯。 因此,飲食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減少脂肪的攝入,避免進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適量增加膳食纖維食物的含量,應以可溶性非澱粉多糖為主,如燕麥、大麥、黑麥等,果實類如香蕉、杏、蜜橘、無花果等。通常情況下,引起消化道症狀的食物多為小麥、奶製品、咖啡及蔬菜等,應儘量減少這類不耐受食物的攝入,注意營養的搭配。其次,精神緊張對胃腸道功能也有影響。
2.心理干預:據報道,腸易激綜合徵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由於病程長並反覆發作,多數患者存在焦慮抑鬱心理,總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四處求醫,從而加重其心理負擔及經濟負擔。瞭解疾病知識,認識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是可以治癒的,應當樹立信心,消除焦慮悲觀的情緒。
3.行為干預: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戶外活動,透過運動來分散對疾病的關注程度,如散步、慢跑、氣功、太極拳等,注意勞逸結合,合併便秘者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1]
[1]謝 明菊,楊愛雲.護理干預對腸易激綜合徵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2.10
-
4 # 大話精神
對於腸易激綜合徵的治療方面,目前來看西醫對於該病治療目的仍然是消除患者顧慮、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為主。並未提及到對疾病的完全治癒這一方面,因為病情本身對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況並不受影響。治療策略主要是消除誘因、對症治療,同時強調綜合、個體化治療原則。具體的治療方案有:
一般治療
積極的尋找患者患病的誘發因素並予以去除,同時解除患者對疾病的顧慮,並教育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對於有失眠、焦慮等的患者適當給與鎮靜的藥物。
對症治療
解痙藥:如匹維溴銨,屬鈣通道阻滯劑,對腹痛患者療效較好,並且該藥不良反應少。
止瀉藥:嚴重的腹瀉可短期使用羅哌丁安或地芬諾脂,較輕的腹瀉可使用蒙脫石、藥用炭等。
瀉藥:便秘型患者易使用溫和的輕洩劑如聚乙二醇、乳果糖、山梨醇等
抗抑鬱藥:對於伴有精神症狀的患者使用本藥有一定的療效。
腸道微生態製劑: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藥物可有效的糾正腸道菌群失調,對於一些腹脹、腹瀉的患者有較好的療效。
心理和行為療法
適用於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或經過前幾種治療無效的患者,包括心理治療、認知療法、催眠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
-
5 # 小克大夫
腸易激惹綜合徵是指無器質性病變的功能性腸胃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為臨床特徵。病程表現為良性過程,症狀可反覆或間歇發作,影響生活質量,但不會嚴重影響全身情況。只要診斷正確,積極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腸易激惹綜合徵的診斷:
1.病程6個月以上且3個月來持續存在腹部不適或腹痛,並伴有以下特點中至少2項:(1)症狀在排便後改善。(2)症狀發生伴隨排便次數改變。(3)症狀發生伴隨糞便性狀改變。
2.以下症狀可支援腸易激惹綜合徵的診斷:(1)排便頻率異常:每天排便次數>3次或每週少於3次。(2)糞便性狀異常:塊狀/硬便或稀水樣便。(3)糞便排出過程異常:排便費力、急迫感、排便不盡感。(4)黏液便。(5)胃腸脹氣或腹部膨脹感。
3.行腸鏡、腹部B超、血生化檢查無引起以上症狀的器質性病變。
對於出現以下警報症狀者不能診斷為腸易激惹綜合徵,應當進一步檢查,尋找病因:體重下降、持續性腹瀉、夜間腹瀉、糞便中帶血、頑固性腹脹、貧血、低熱等。
腸易激惹綜合徵的治療:儘量尋找誘發因素,設法去除,避免菸酒、辛辣食物刺激及高脂肪飲食,多吃高纖維素食物如芹菜、韭菜等,伴有失眠焦慮者適當應用鎮靜劑。症狀重且頑固者可進行心理治療。
1.解痙藥:匹維溴銨50mg,一日三次。
2.止瀉藥:洛哌丁胺或地芬諾酯用於腹瀉較重者,但不能長期使用,輕症者可使用蒙脫石、藥用碳。
3.瀉藥:對便秘者可酌情使用作用溫和的聚乙二醇、乳果糖、山梨醇、甲基纖維素、蓖麻油、番瀉葉等。
4.抗抑鬱藥:阿米替林、帕羅西丁等,從小劑量開始,注意不良反應。
5.腸道微生物製劑: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洛酸菌等製劑,可糾正腸道菌群失調,對腹瀉、腹脹有一定療效。
-
6 # 過客
建議安全有效的營養補充品經過至少半年以上調理身體整體免疫力,可以用如新的花粉(去除了過敏因子),益生菌與益生元,靈芝膠囊,R²(細胞線粒體排毒淨化與能量提升),G3果汁(三種超級水果),如沛(基礎全營養素),藥物治療只能暫控病情症狀但無法消除,而且以後越來越重。所以還是以安全有效的營養補充品為主,配合科學合理飲食習慣與生活起居與運動習慣,透過喚醒身體強大的自我修復功能,來逐步消除症狀,真正達成肌體內部自然平衡狀態,疾病就不發生了。
-
7 # 李彥生484
這就是西醫的腸胃性感冒吧?中醫認為此病為人體或因天氣或因食物導致寒溼之邪侵入所致,當然前提是患者身體是寒溼體質,對症下藥藿香正氣製劑是很好的治療藥物,可以說藥到病除。西醫啊怎麼說呢,萬病皆不治之症原因不明,打著對症治療的幌子濫治一氣也。
回覆列表
腸易激綜合徵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我們對腸易激綜合徵的認識僅限於患者主訴的症狀。因此,腸易激綜合徵只能靠症狀診斷。
腸易激綜合徵患者的生存質量下降明顯,且症狀越嚴重,生存質量越差。雖然這種病每次症狀發作可能只有數天,但可反覆發作達數年之久。與腸易激綜合徵有關的病理生理因素是多方面的,無法用單一機制來進行解釋,因而應根據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發作頻率和症狀型別進行個體化治療。
第一步就是心理治療
讓患者確信其所罹患的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良性疾病,各種化驗檢查無明顯異常發現。對便秘型患者可建議進食高纖維飲食,但應注意腸易激綜合徵患者對麥麩類食品耐受性較差,專用的食用纖維產品效果好且副作用少。
如上述治療方法效果欠佳,可使用藥物治療,雖然治療腸易激綜合徵的藥物不少,但藥物的有效反應率只比安慰劑高10%-20%。
對疼痛症狀明顯的腸易激綜合徵患者可使用抑制動力的藥物,如解痙藥(抗膽鹼能藥物),但是效果往往欠理想。
對以腹瀉為主要表現的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洛哌丁胺可能有效。新上市的阿洛斯瓊(5-HT3受體拮抗劑)可全面改善女性腹瀉症狀,但此藥可引起便秘,且因為可能存在嚴重的副作用而有嚴格的適應症。
抗抑鬱藥往往對以腹痛為主要表現的患者有效,其作用機制可能是在脊髓水平影響神經向上傳導以及影響中樞對疼痛訊號的處理。應根據患者的大便性狀選擇抗抑鬱藥,三環類抗抑鬱藥可減慢結腸傳輸而引起便秘,但可改善腹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