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袁大大
-
2 # 張小四的小茅屋
藺相如,戰國時期趙國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我們知道與藺相如相關的事件主要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藺相如被趙惠文王賞識前,他只是當時趙國宦官繆賢的門客。
春秋戰國時期,養士之風盛行,無論是國君、權臣、貴族都以多養門客為榮,以此標榜自己的身份地位。藺相如是如何成為繆賢門客,歷史沒有具體記載,但不容易推測出在當時那個時期,眾多才華橫溢、擁有抱負的能人志士想要建功立業,不得不依附那些權臣貴族,想必藺相如就是這其中的一個,才成為了繆賢的門客。
但作為一個門客,想要在眾多的門客中憑藉自己的能力脫穎而出肯定也是很困難的,除了運氣就是要有賞識他們的主人。無疑藺相如是幸運的,他遇見了慧眼識珠的繆賢。南朝劉宋時期史學家范曄在他的《後漢書宦官列傳》中稱讚繆賢是一位好宦官。這也不難理解,在趙惠文王需要用人之際,繆賢向惠文王舉薦了藺相如,且這種舉薦是冒著殺頭的危險,可謂是捨命推薦藺相如。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繆賢為了能揚藺相如之才而不避諱自己的短板,以自己要叛逃趙國的事例來說明藺相如的才華橫溢。《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我們常常說,世有千里馬而伯樂不常有,藺相如能有如此成就,不得不說正是遇見了繆賢這個伯樂。
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了這件事,就派人給趙惠文王一封書信,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交換這塊寶玉。趙惠文王同大將軍廉頗及大臣們商量:要是把寶玉給了秦國,秦國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騙;要是不給呢,就怕秦軍馬上來攻打。怎麼解決沒有確定,想找一個能派到秦國去回覆的使者,沒能找到。
宦者令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派去。”趙惠文王問:“你怎麼知道
他可以呢?”繆賢回答說:“為臣曾犯過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怎麼會了解燕王呢?’我對他說:‘我曾隨從大王在國境上與燕王會見,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說“願意跟您交個朋友”。因此我就瞭解他了,所以想往他那裡去。’藺相如對我說:‘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受寵於趙惠文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結交。現在您是逃出趙國奔到燕國,燕國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脫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請求治罪,這樣也許僥倖被赦免。’臣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也開恩赦免了為臣。為臣私下認為這人是個勇士,有智謀,派他出使很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