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班長遊戲解說
-
2 # 卡路里老師
張開腳趾的意思是主動發力,經過訓練,腳趾的靈活可以達到每個腳趾的單獨發力和活動,這是足部肌肉有活力的表現:
在運動當中,外在看上去一樣的動作,往往內在發力卻大不相同。
我們來探討一下”主動用力”和”被動受力”。主動用力,就是在運動中,主動收緊核心,在離心收縮中主動啟動肌肉做緩衝。“被動受力”的意思是鬆鬆垮垮的完成,肌肉沒有主動做工,導致關節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壓力。
我們用一個動作來舉例,就說深蹲跳躍吧。
主動用力:在跳起的瞬間,收腹,臀部主動發力,足踝有意識的推地。落下的瞬間,核心收緊,足踝有意識的從腳掌到腳跟緩衝,說白了,就是落地儘量輕,或者說,不發出聲音安靜的落地感覺。身體是主動收緊的。
被動受力:恰好相反,下落的時候如果不主動收緊推地就會給踝膝髖甚至脊柱造成很大的衝擊。
瞭解了這個理念,我們回看題主的問題。張開腳趾就是要啟動足部的腳趾腳掌的肌肉力量,讓足部主動發力,推送地板,這樣才能獲得一個向上的延展身體的力,使身體的關節壓力減小。
尤其主動啟動腳步和腿部的力量後,足踝膝的壓力明顯降低,這樣不僅僅是為了安全,也是大大提升了訓練效果。努力的訓練和懶洋洋的訓練怎麼可能一樣呢。
值得強調的是,鬆鬆垮垮的運動訓練反而會給身體帶來衝擊損害。用這個道理,去看各種運動中的千變萬化的動作,也都是通用的。
腳趾張開了,你的整個腳掌就完全貼地,根基就穩了。腳部受力也均勻。
腳趾張開能讓你的足弓有力向上提並幫助膝蓋順位。
你可以試試腳趾緊繃在一起,是不是腳板也會拱起來,腳背上的筋也很難受。整個人站姿很不穩定。
練瑜伽的時候,慢慢去感受和體悟老師的一些引導詞。你會收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