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我一個問題,前任找了個不如你的現任,你該做出什麼反應?是該高興還是該憤怒?
我先不去考慮,這個“不如你”到底是一種主觀的錯覺,還是客觀的事實,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和別人的認識是不準確的,我們以為不如自己的人,很可能在方方面面都是超過我們的。不過這麼一來,我們的討論就沒法進行下去了,我們姑且認為,前任的現任的確是不如自己。
這麼一來,就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前任到底是不是高攀了我?我們在前任的定價體系裡,到底屬於一個什麼角色。
人都有定價,或高或低,這種定價,需要參照很多因素,相貌、出身、性格、能力、財富、地位,等等,很多時候,身邊的人,也是我們重要的定價因素。如果,前任的現任,在我們的評價體系裡,只能給出六十塊錢的定價,而我們給前任的定價,曾經是八十五塊錢,這就讓我們懷疑,當初給前任的定價,是不是太高了,他真實的定價,是不也應該在六十塊錢左右浮動。
前任的現任的定價,還會引起我們對自己的懷疑,我們給前任定價八十五塊,意味著我們給自己的定價也在這個價格水準上下浮動,但現在,因為他的現任,他要被重新估值,新的價格下降到了六十塊錢,我們不免懷疑,自己是不是也要對自己重新估值。到底是他的水準下降了,還是他本來就是這個價格,是我們高估了他,還是高估了自己,不管是哪種結果,都不那麼令人愉快。
不過,李銀河老師說得好:愛就是對對方的高估。高估對方,是愛情發生的重要標誌,愛情中的估值,永遠是不那麼準確的,而在愛情消逝之後,我們又要對對方重新估值,這個估值,帶著過去的齟齬,帶著我們的不滿,其實也並不那麼準確。
所以,我們要擺脫的,不是對自己的懷疑,不是高興或者憤怒,而是這種以前任為核心的估值體系。這是一種類似於金本位的前任本位,前任被當做重要的參照,決定著我們對定價的理解。一個人,如果還在估算前任的定價,前任的現任的定價,以及自己的定價,那就意味著:1、愛情或者怨恨,還沒有徹底消逝。2、自己和前任,還在同一個估值區間裡,並沒有超越他太多。
我們要做的是,不管在心理上還是現實中,都脫離這個區間,重新給自己定價,並且告別前任帶來的估值體系。
有朋友問我一個問題,前任找了個不如你的現任,你該做出什麼反應?是該高興還是該憤怒?
我先不去考慮,這個“不如你”到底是一種主觀的錯覺,還是客觀的事實,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和別人的認識是不準確的,我們以為不如自己的人,很可能在方方面面都是超過我們的。不過這麼一來,我們的討論就沒法進行下去了,我們姑且認為,前任的現任的確是不如自己。
這麼一來,就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前任到底是不是高攀了我?我們在前任的定價體系裡,到底屬於一個什麼角色。
人都有定價,或高或低,這種定價,需要參照很多因素,相貌、出身、性格、能力、財富、地位,等等,很多時候,身邊的人,也是我們重要的定價因素。如果,前任的現任,在我們的評價體系裡,只能給出六十塊錢的定價,而我們給前任的定價,曾經是八十五塊錢,這就讓我們懷疑,當初給前任的定價,是不是太高了,他真實的定價,是不也應該在六十塊錢左右浮動。
前任的現任的定價,還會引起我們對自己的懷疑,我們給前任定價八十五塊,意味著我們給自己的定價也在這個價格水準上下浮動,但現在,因為他的現任,他要被重新估值,新的價格下降到了六十塊錢,我們不免懷疑,自己是不是也要對自己重新估值。到底是他的水準下降了,還是他本來就是這個價格,是我們高估了他,還是高估了自己,不管是哪種結果,都不那麼令人愉快。
不過,李銀河老師說得好:愛就是對對方的高估。高估對方,是愛情發生的重要標誌,愛情中的估值,永遠是不那麼準確的,而在愛情消逝之後,我們又要對對方重新估值,這個估值,帶著過去的齟齬,帶著我們的不滿,其實也並不那麼準確。
所以,我們要擺脫的,不是對自己的懷疑,不是高興或者憤怒,而是這種以前任為核心的估值體系。這是一種類似於金本位的前任本位,前任被當做重要的參照,決定著我們對定價的理解。一個人,如果還在估算前任的定價,前任的現任的定價,以及自己的定價,那就意味著:1、愛情或者怨恨,還沒有徹底消逝。2、自己和前任,還在同一個估值區間裡,並沒有超越他太多。
我們要做的是,不管在心理上還是現實中,都脫離這個區間,重新給自己定價,並且告別前任帶來的估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