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畫傳呈
-
2 # 丁國徽
區分一個概念,假設或假說或命題。沒有被證實的,依然可以是假說。但不能扣上“偽科學”的帽子,我是慎用“偽科學”的帽子的。李森科的遺傳學說(這是一個典型案例),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允許他的一家之言存在;但可怕的是,政-治介入了,李森科等還利用國-家-機-器,瘋-狂-打-壓那些支援“核酸為主要遺傳物質”的科學家。我理解的偽科學是一種行為,對於一個假說,不按科學的邏輯(實證,可證偽),但冠以科學的外衣加以推廣。對於科學圈正常的批判,不以科學的方式去回覆,而冠以其它非科學的方式來反駁(比如謾罵,武力等)。在這種行為下,所推廣的假說或理論也會被冠以“偽科學”。
學術界的爭論是推動學科發展的重要動力。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充分證明了這點。每個科學家看到的可能就是一個硬幣的一面,大家合起來就是全貌。這裡面,需要一個遊戲規則,大家總不能靠比拼背景和拳頭來決定對錯。這個規則就是科學的研究方式。這套規則的定義,是自然哲學史重要的研究課題。很多人有關鍵性的貢獻,如弗朗西斯▪培根。他們雖然沒有做什麼大的科學發現,但卻整理和歸納了科學發現過程,建立了科學的研究過程。
-
3 # 大畫傳呈
有幸受邀!這個問題在於如何定義科學的涵義。首先,科學和實踐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個人覺得大多數人說的科學是指以邏輯為基礎運用實驗方法推匯出的理論體系,通常是一種化簡為繁的過程,優點是紮實可靠,缺點是想要獲得理論比較繁雜。而東方傳統文化不太在意邏輯,更注重以象形為基礎用化合歸納的方法直接提煉經驗,而後不斷修正理論體系,優點是獲得理論簡單,缺點是容易歧義不夠精準。就這兩種方法來說,他們都是透過實踐來檢驗的,前者驗證後在理論的條件內可以放心使用,而後者則需要冒一定的風險不斷根據實踐結果來修正理論,應該算各有千秋吧!不過東方人長期使用文字這種象形符號可能更善於運用後一種方式吧!
-
4 # 丁國徽
區分一個概念,假設或假說或命題。沒有被證實的,依然可以是假說。但不能扣上“偽科學”的帽子,我是慎用“偽科學”的帽子的。李森科的遺傳學說(這是一個典型案例),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允許他的一家之言存在;但可怕的是,政-治介入了,李森科等還利用國-家-機-器,瘋-狂-打-壓那些支援“核酸為主要遺傳物質”的科學家。我理解的偽科學是一種行為,對於一個假說,不按科學的邏輯(實證,可證偽),但冠以科學的外衣加以推廣。對於科學圈正常的批判,不以科學的方式去回覆,而冠以其它非科學的方式來反駁(比如謾罵,武力等)。在這種行為下,所推廣的假說或理論也會被冠以“偽科學”。
學術界的爭論是推動學科發展的重要動力。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充分證明了這點。每個科學家看到的可能就是一個硬幣的一面,大家合起來就是全貌。這裡面,需要一個遊戲規則,大家總不能靠比拼背景和拳頭來決定對錯。這個規則就是科學的研究方式。這套規則的定義,是自然哲學史重要的研究課題。很多人有關鍵性的貢獻,如弗朗西斯▪培根。他們雖然沒有做什麼大的科學發現,但卻整理和歸納了科學發現過程,建立了科學的研究過程。
回覆列表
有幸受邀!這個問題在於如何定義科學的涵義。首先,科學和實踐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個人覺得大多數人說的科學是指以邏輯為基礎運用實驗方法推匯出的理論體系,通常是一種化簡為繁的過程,優點是紮實可靠,缺點是想要獲得理論比較繁雜。而東方傳統文化不太在意邏輯,更注重以象形為基礎用化合歸納的方法直接提煉經驗,而後不斷修正理論體系,優點是獲得理論簡單,缺點是容易歧義不夠精準。就這兩種方法來說,他們都是透過實踐來檢驗的,前者驗證後在理論的條件內可以放心使用,而後者則需要冒一定的風險不斷根據實踐結果來修正理論,應該算各有千秋吧!不過東方人長期使用文字這種象形符號可能更善於運用後一種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