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家有沒有研究生退學的經歷,又是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的?求分享
5
回覆列表
  • 1 # -我想住進你的眼睛

    13年大四,國考和mpacc同時準備,亞歷山大到瘦了15斤,擔心研究生和國考都保不住。最後國考進面,研究生過線。8月底研究生報道,考到了自己心心念的上海,那時也有一份事業單位工作,等到10月份去報道。我媽堅持讓我去讀研後再決定是否放棄。就一個人拖拉著行李和懷揣著夢想去了上海。研究生同學也處的很好,在上海玩的也很好。但是,強烈感覺上課學不到東西,課程很滿卻空洞的不實用。自己屬於慢節奏的人,望著上海的高樓林立卻毫無興奮感,只感到一種茫然和無助。諮詢了很多人,最後決定10月份退學。去上班。現在上班三年,曾經讀研的同學也都畢業找了工作,他們畢業的時候都說我做了明智的選擇,因為工作很難找,甚至不如當年本科找的。可能我們還是不夠優秀,研究生沒有成為我們理想的人生跳板。我們總要學著放棄一些東西,放棄研究生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人生道路選擇。研究生也不是多有難度,反而比較佩服放棄優渥的工作去讀研的。畢竟這年頭,找個稱心的工作更難。如果說,這是種什麼體驗,嗯,考研這條路想起來是過程中打敗了自己,結果上打敗了別人,這樣看也無憾了。我得到了的放棄比沒有得到的說不想要更來得爽吧~

  • 2 # 逆戰西訣

    對於我來說一開始讀研的出發點在於覺得自己本科四年都在混日子,所以希望透過研究生三年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構建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於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保研。我瞭解身邊很多同學讀研都是一種迷茫的選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乾脆想著透過研究生生涯多學點東西,又或是為了學歷,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

    很多人都有退學的想法,無非是出於各方面成本和收益的考量而一直糾結,以我所在的地區來說,研究生順利畢業意味著更高的起點(尤其是對於本科學校不是很好的人來說),以及...上海戶口;但是相比於本科畢業的同學工作經驗少了很多,也可能錯過很多機會。

    而我在讀研前半年上了各種課之後發現很多老師對於研究生的課完全不在意,研究生和自己所想的完全不一樣,於是就有了退學的想法。之後我便果斷地行動起來和導師積極地溝通,導師人很nice,非常迅速地通過了我的退學請求。我現在已經是個工作半年的搬磚小能手了,目前還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因為有一群逗逼的同事,每天可以開開心心去上班,高高興興來養生。

    其實退學也就是一種很普通的選擇,就像你去哪裡工作一樣,沒有什麼驚天動地,選好了就去做,不管是退學了要去找工作還是出國讀書亦或是去講相聲。要是天天糾結然後搖擺不定就會成迷之未來?

  • 3 # 江南月下的你

    我已經退出來了,某985學校top10,理由不喜歡這個專業,毫無興趣,現在算是在成都遊學中,無工作……

    研究生學業確實壓力大,而且和本科生的學習確實不一樣,需要花精力在學術上面進行突破,創新(國內的創新就不提了),如果不是良好的興趣做支撐,其實大多數也就是混混過去而已。不想混,興趣不到學不進去,那說明你是很有想法的人,這是很好的,但也是致命的。

    想法多的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思緒折磨,往往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大多數時候都是,想的太難,不敢踏出第一步……因此,既走不出來,又想走出去,陷入一個死迴圈。

    記住一點,在目標方向上,切記優柔寡斷,一定要堅定!堅定!再堅定!

    通俗點就是,老子死都要去做!!!

    我覺得退學不退學與否,退學了是不是不好,是不是對不起父母等等這些問題,你先不要考慮。

    我們只要考慮一點:我想要去做什麼?怎麼發展?或者是說我要以後去做什麼樣的工作。

    然後再去做一個規劃,做一個計劃,不在乎花多久時間,不在乎要捨棄點什麼東西,而是要真正的有自己的打算。

    而且你做好的這個計劃,要基於自己的家庭條件以及自己的發展意向,再來說服父母去支援你。

    到這個時候,就可以去勇敢的做了。

    當然,總有些人會說閒話,一般來說,這裡給的壓力也是蠻多。

    在一開始,我也是收到來自不同親屬的“問候”,不過我基本上就是開玩笑的過了,明事理的我也會說服他們讓他們明白我的選擇是我自己考量的結果。

    如果別人都不能信服,那說明你連自己都沒說服。當年毛主席開展農民運動是怎麼做的?

    同時,你要知道一點,你是為了自己,為了父母(大多數父母在孩子成才還是健康快樂上都會選擇後者),不是為了他人而活,父母都願意相信你,支援你的事情,別人說幾句你就要放棄了,那還真的沒道理,那麼你也真的不配去做一個掌控自己生活的人。

    他人與我何干,我與他人何干。我想盡辦法把自己過的開心點,有個目標去做,那不就行麼?

    當然問題來了,你想好做什麼了嗎?

  • 4 # 卓越同行網

    一、選擇問題:得到了才知道不是自己想要的,重新選擇無可厚非,有人棄學重考,也有人重新開始找工作,這沒有什麼特殊的,就像最近比較火高考狀元石悅北大畢業後選擇做遊戲主播一樣。

    三、學術的研究本身是一個孤獨的過程:學術的研究過程需要有批判思維,很多時候你的小夥伴兒乃至導師都是在尋找找漏洞和不足。尤其是一些學校要求論文發表的期刊級別相當高,很多學生即便是沒有退學也無法畢業。

  • 5 # 達人侃車

    實際上不用退學,我就是這樣,導師同意在研究生期間出去找工作,工作二年了,現在回來做畢業設計,我感覺這樣挺好,工作學歷第不耽誤,就是現在畢業論文是個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運動會導致關節耗損,也有人說不運動身體會變差,所以運動到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