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威林愛健身
-
2 # 骨科袁鋒
這個問題其實問得非常好,運動對於不同年齡的人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對於青少年來說,運動相對劇烈一點,沒什麼不好,最重要的就是要預防運動中的損傷,而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運動不建議過多也不建議過於劇烈,因為中老年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保護關節。
如果你的年齡比較輕而且關節也沒有什麼疾病的話,那麼我建議你可以相對進行一些比較劇烈的運動,但是運動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運動前也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以防運動中產生運動損傷。運動損傷目前還是蠻多的,尤其是青少年容易產生半月板損傷或者膝關節的韌帶損傷,對於這種情況,假如膝關節本身有疾病的患者,那我建議你儘早到醫院去看一下,不建議運動。膝關節沒有疾病或者已經恢復了以後方可進行正常的運動。
如果你的年齡比較大,超過四五十歲,甚至六七十歲七八十歲,那這種情況如果想要運動,我不建議你做太過劇烈的運動,最多進行一些慢跑,或者走路的這種活動。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最佳的運動方式,其實我們最推薦就是游泳,因為游泳相對非負重,而且全身的肌肉都可以鍛鍊。還可以騎腳踏車騎腳踏車也相對非負重的鍛鍊,也適合中老年人。但是對於中老年人,如果膝關節沒有什麼大問題,我們一般也是建議進行一些。比較輕度的負重運動,比如說走路或者慢跑,因為每個人每天都要進行一定的負重行走。走走更健康,走走也不容易得骨質疏鬆。每天可以在太陽底下曬曬,並且走走路,或者慢跑。缺少負重行走,每天躺在床上或者坐著。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的發生率會明顯增高。
綜上所述,我們還是推薦相對適合自己的運動。所有的運動以不引起關節的不適或者全身的不適為準。
-
3 # 骨科王健醫生
有人說運動會導致關節耗損,也有人說不運動身體會變差,所以運動到底好不好?首先要說明的是,適量的運動對你的身體健康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高強度和過量的運動確實會引發關節問題。
首先,不運動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很多人認為,運動或多或少對關節會有損傷,索性就不運動了,這樣可以減少關節軟骨磨損,保護關節。實際上,這是錯誤的。人體關節是透過分泌滑液起到潤滑和修復的作用,經常運動,能讓關節軟骨受到適當刺激,促進新陳代謝,這樣關節滑液才能在關節內到處流動,起到潤滑和提供營養的作用。如果長期不運動,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會日漸萎縮。
另外,過量運動同樣存在健康風險。如果過度頻繁的使用關節,關節面會因為反覆磨損撞擊而受損,部分壞死、剝落,同時關節囊出現鬆弛,引起關節的不穩,加速關節的退變,帶來一系列的不適症狀。像有些運動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運動,都是對膝關節損傷很大的運動。如果長期超負荷運動,膝關節的軟骨來不及修復又被損傷,日積月累就會形成關節疾病。
運動傷不傷關節,歸根結底是運動量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科學鍛鍊,也就是把握好度。在選擇體育運動時,應該注意避免讓膝關節長時間受力,勞損。
回覆列表
我覺得你可以先想想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怕運動帶來損耗,那麼不如做輪椅,而且是電動的,不用胳膊不用腿,省時省力,膝蓋個肘關節都不會損耗,一直到老都是完好無損哈哈!
適當的運動當然是有好處的,你可以實驗一下,每天睡8-10個小時,然後起床出去跑一圈,也許你會整個上午都精神飽滿,甚至是一整天都是如此。可是如果你接著再躺幾個小時,你會發現身體更沉,精神也好不到哪裡去。
運動可以加快身體的血液迴圈,增加代謝量,對身體的益處是非常的大,可以增強抵抗力,讓你的身體和大腦便的思維更加敏捷,靈活性更高。
說個簡單的例子,一輛汽車天天跑,也許跑個幾年都沒事,可是再金貴的車要是一整年都不跑,它就鏽掉了,也不會那麼結實了,輪胎也會癟掉,這個和人的身體都是一樣的。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百分之一萬的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