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牙海嚼
-
2 # 西林知雨
一部電視劇,又沒說是紀錄片,電視劇都是根據歷史紀實改變而來的,這部電視劇本來就是歌頌秦始皇的,跟歷史不符也不奇怪,何況歷史也有很多有爭議的地方。
-
3 # 米米80635345
正史的《史記》中記述的秦國發展至秦朝,與文文學文藝作品,怎麼能對應呢?正如《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不能等同
-
4 # 潘龍江悔恨寫紅塵情歌
這就是引起網民極大反感的原因,最後外國勢力介入,煽動反對大一統。秦始皇及其六國的國君,以及那些大臣名人,在《史記》中都明確記載了。你還在那裡瞎編,你不是愚民嗎?你不是欺騙華人民不懂文化。所以導演和編劇真的應該抓起來。我作為一個音樂人,我告訴你們怎麼寫劇本吧。你們不會寫,你們不會熟讀四大名著嗎? 比如真實的歷史諸葛亮和周瑜可能都沒見過面,劉備和孫權合作赤壁之戰大敗曹操這是真實的歷史。於是《三國演義》就虛構了三氣周瑜、借東風和草船借箭等等情節,讓三國演義成為四大名著風靡世界。記住是在真實的歷史的基礎上,為想歌頌的人物添油加醋,為討厭的人雪中送冰。再比如,周瑜的死歷史上有4種傳說,一種傳說就是被氣死的。《三國演義》就虛構了三氣周瑜這個經典的故事。反觀《大秦賦》,秦始皇的弟弟是叛變了,投靠趙國。編劇導演瞎編成是秦始皇殺了他。呂不韋和秦始皇的媽媽亂倫,導演就說沒有。呂不韋是秦始皇逼死的,導演卻瞎編成呂不韋為了秦國自殺。你說這哪裡是創作?就是瞎編。還有真實的郭開,趙國國王的弟弟從來沒跟他爭過王位。這種大人物歷史有真實的記載,他們在那裡瞎編。你說網友能不罵娘嗎?跟《三國演義》比,差的簡直是一個億年都不止。
-
5 # 閆恩俊
《大秦賦》是文學藝術作品,有些情節是可以虛構的。只要不違背歷史的真實就行。
△《大秦賦》劇照
秦國變法圖強、消滅六國的歷史故事發生在2000多年前,記載當時歷史事件的歷史文獻本來就少,即使有也是三言兩語,事件的具體細節今天的人根本無法瞭解。比如,秦始皇消滅最後一個國家一一齊國後,為了確定統一後的秦王朝的治國方略,秦始皇召集朝臣開了一次會議。在《史記•秦始皇本記》裡,只記載了丞相王綰、廷尉李斯和秦始皇說的三句話,沒有更為詳細的細節,如果要用文學藝術作品再現這次朝會的盛況,就應該透過虛構來新增詳細的細節。
△秦始皇陵兵馬俑
《史記•秦始皇本記》是這樣記載的: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秦始皇
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在這次會議上,丞相王綰說:“現在諸侯剛剛消滅,特別是燕、齊、楚三國離咸陽很遠,不在那裡封幾個王不行,請皇上把幾位皇子封到那裡去。”秦始皇要參加朝會的大臣們討論一下,許多大臣都贊成王綰的意見,只有迋尉李斯反對。李斯說:“周武王分封了很多子弟做諸侯,同姓的非常多。到了後代親緣關係逐漸疏遠,相互攻擊如同仇家一樣,諸侯競相廝殺攻伐,周天子沒有辦法禁止。現在海內仰仗陛下神靈英勇,統合為一,應該設定郡、縣。對各位皇子及有功之臣,則用國家徵收的賦稅重重地給予賞賜。這樣即可以非常容易地進行處理和控制,使天下人對朝廷沒有不同意見,才是安定國家的方略。設定諸侯,並不適宜。”李斯的意見正合秦始皇的心意。秦始皇說:“天下所以痛苦,戰鬥不止,就是因為有侯王的設定。靠先祖宗廟保佑,天下剛平定,現在又置諸侯之國,簡直是培植戰亂;如此希望安定,消弭混亂,豈不是難事嗎!廷尉計議的極對。”
△《大秦賦》劇照
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如果說主題是作品的“靈魂”,情節是作品的“骨骼”,那麼,細節就是作品的“血肉”,是文學藝術作品的精華所在。只有“血肉”豐滿了,文學藝術作品才能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才能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文學藝術家們在創作歷史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時,對同一歷史事件,可以創作出許多文學藝術名著,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不同作家都有自己新的創造性的細節,從而創造出了新的靈魂。這就是細節描寫的重大作用吧!
△《大秦賦》劇照
所以,從文學藝術創作上講,我認為只要不違背歷史的真實,不構成對歷史的篡改,不造成對觀眾的欺騙,一些細節,尤其是一些無法考證清楚,而又不影響歷史真實的細節,應該、而且允許作家們的“藝術處理”,不然,就無法創作歷史題材的任何文學藝術作品了。
回覆列表
《大秦賦》從來也沒說是傳記或紀錄片,只是電視作品,你可以理解為架構在一定歷史事實上藝術加工或再創作,僅此而已。隨手舉一個例子,《康熙王朝》裡蘇麻喇姑和玄燁到底啥關係,年齡相差多少?電視劇和史書記載一樣嗎,肯定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