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永信老師
-
2 # 風吟看天下
我認為目前中國的藥房普遍存在暴利現象,藥品利潤都在幾倍甚至十幾倍利潤。我覺得國家應該在藥價監管當面加強力度。去藥房大部分老闆都推薦高價藥,老百姓如果不懂就只能買。其實幾十塊錢的藥和幾塊錢的藥效果一樣。
-
3 # 老小門
對於炒股的人來說,我們都知道喝酒要吃藥,為什麼這麼說,喝酒後不一定要吃藥,但是酒從古自今都是中國的文化,不管是任何的飯局我們都離不開酒。同樣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對於醫藥我們的需求也是非常之大,加上現代食物過度使用農藥,越來越多奇奇怪怪的病發生,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更使得對醫藥需求的加大,一般好的上市醫藥企業利潤都在3成左右
開藥店利潤不定,看什麼型別。
規範化的連鎖藥店,常規毛利在40%左右。這個從上市的連鎖藥店年報可以很輕鬆瞭解到。
目前在A股有4家連鎖藥店類上市公司,分別是老百姓、一心堂、大參林和益豐藥房。據相關媒體統計,2017年這4家上市企業的毛利率在35%-40%;淨利潤在5%左右。
這樣來看,開藥店利潤不高。因為藥品價格現在比較透明。
但現在許多小型藥店,其實生意不錯,反而收入挺高的,這與連鎖藥店反而不成比例。
為什麼社群小型藥店有錢賺呢?
社群小型藥店,絕大多數都是執業醫生開的店。這種藥店,不僅是銷售藥品,還帶著坐診的功能。也就是常規的感冒藥、面板病等小病小痛,坐診醫生可以直接開藥。他們開藥店效果更好,因為對症下藥。而他們的利潤也更高。
比如咳嗽,你去連鎖藥店買藥,就是根據說明書購買,某種或者幾種,然後其實不需要買這麼多。或者是感冒都好了,藥還剩下不少,這樣剩下的藥其實是沒用的。
而有坐診醫生的小型藥店,他會組合幾種藥品,一種藥只需要一點,然後效果更好。但那些包裝好的藥品是被拆開零售,整體單價售價更高。這樣,小型藥店的利潤反而更高。
但小型藥店利潤高,你要計算坐診醫生的“技術性溢價”。單純從藥品上來說,小型藥店的總利潤更高;但小型藥店是組合型有針對性的抓藥,效果更好一點。
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不建議現在再去開藥店。因為競爭真的很激烈,基本上沒有什麼賺頭。大部分利潤都被房租給拿走了。
但如果是有執業醫生的相關資格,那麼開一家小型藥店,專門為大型社群居民服務,那麼既方便居民,又能減輕大型醫院的就診壓力,然後也能夠獲得好的收益,這是值得考慮的。
大藥房的利潤那要看你以什麼為主了.下面給你幾個例子供參考
A:以銷售保健食品為主的.純利潤百分之20~30(風險較低)
B:靠近醫院以銷售處方藥和針劑為主,純利潤百分之35~40(風險低銷售額高)
C:以銷售中藥材為主,純利潤百分之20~40
D:社群行的藥店以大眾藥為主,純利潤百分之10~25(風險低)
E:以銷售新藥特藥為主,純利潤百分之50以上(弄不好風險相當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