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思修、國文、語文、這樣的課只要是女老師都會很無聊啊有沒有?
10
回覆列表
  • 1 # 人生底色看語文

    首先說一下,這個問題好像真的存在。

    但必須澄清,這個問題的提出和回答,和性別歧視不能扯上任何關係。

    首先提醒,有這種感覺,可能和個人的經歷有關。大多數人從小到大的受教育經歷,更多的時候都希望遇到男老師,但現實生活中,特別是中小學,女教師卻佔絕大多數。孩子們喜歡上男老師的課,首先可能是因為男老師比較稀少,還有大部分男老師不像女老師那樣關注細節,作為一個孩子,是可以偷懶的。犯了錯誤,被懲罰的時候,男老師可能像一陣雷陣雨,女老師則可能會是綿綿不斷的細雨。可能是因為這樣一些原因,會有一種標籤化的感覺。

    一些人對於女教師的偏見,也可能和文化氛圍有關。《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孩子們可以趁著壽鏡吾老先生不注意而偷懶,很快樂;電視劇當中的許多嬤嬤,都很煩人。此處略說,大家可以腦補。

    再說一下來自國學和語文學科的原因。青少年接觸的國學,在現實的教學中,很多時候就被等同於內容豐富的歷史學科。還有語文教學,也經常被簡化到應付一張試卷。因為這樣,學生對於國學和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一定會被消解許多。從老師方面,也有問題。教與學的雙方,因為並不全面的出發點,形成了一種對學科天然的屏障,又怎能學好?

    問題最本質的核心是對學科的心態和思維方式。不在於是男教師上課還是女教師上課。教學的人,要真正的熱愛這樣一門學科,只有熱愛才能投入,因為熱愛才能去深入研究,因為深入研究,才會發現事物中最深刻的道理,才會發現道理之後的美。

    那些每一天應付差事,或者每天等著數錢的人,是看不到國學或語文真正的美的。

    若你人在課堂,心思卻在網購,或去哪裡K歌吃喝。這樣的狀態,怎麼可能上好課呢。國學或語文這樣,別的學科也一樣。

    我們先接受經典,真正的理解經典,才有可能活成我們自己,才能真正的上好課,服務孩子貢獻社會。

  • 2 # 思並快樂著

    這是一種刻板成見。

    依據我的觀察,在大學,不僅一些女老師的課程會很無聊,而且很多男老師的課程同樣無聊。所以,與其說是性別導致了課程的無聊,不如說是“會講課的老師”和“不會講課的老師”所導致的差別。

    當然,對於90後、00後在泛娛樂化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哪一種方式更有吸引力?無疑是前者。

    男女老師在授課風格上為何會有如此分歧?受制於男性、女性的傳統角色認知、性別文化、社會期待等因素。比如我們的社會認知中認為:男性應該是進攻進取型的、陽剛的、主宰式的、力量型的,女性應該是溫柔的、端莊的、柔美的、內斂的、含蓄的,女性可以很聰明,但不能咄咄逼人。這種性別角色的定位受制於男性女性的生理因素,也受制於文化因素。英國BBC有一部系列紀錄片叫做《兩性奧秘》,是從生物學層面解析的兩性差別,這部紀錄片闡釋了一個觀點:比起文化層面的影響,生物學層面對性別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性別角色體現在大學課堂上,就是女教師和男教師上課風格的差異。備受歡迎的男老師基本都是“段子型、調侃式”風格,他們在語言和課堂內容的選取上,更少文化和性別禁忌,也更能放得開。而備受歡迎的女老師則更多地是“細膩和美感”型風格,他們在語言和內容的選擇上,會無形中受到很多源自於性別和文化的束縛。兩種風格,各有優劣,相應地,兩種授課風格更多應該是“同心圓“、良性互補的關係,絕非問題中的性別排斥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皮蛋瘦肉粥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