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濤聲依舊920

    每當知道今晚有電影時,孩子們都興奮得不得了,於是大人就命令孩子下午睡覺,實際上興奮得誰也睡不著。

    電影隊來時,真象過年一樣熱鬧,孩子們圍著接送的馬車跑前跑後,大人們打聽著片名和劇情,大姑娘小媳婦打聽著外面的世界。那時的放映員分外吃香,到哪都是好吃好喝招待著。

    到了傍晚,村中的道路旁,豎起兩根粗木杆,扯上雪白的銀幕,放映機放到適當位置,先開啟機器,向銀幕上投射一道光束,調整遠近,清晰度,然後,把膠片上好,我們管這個過程叫做“對光”。村裡的孩子們早早就來了,“對光”時,在銀幕前上躥下跳,又拋帽子,又玩手影,又打口哨,玩得不亦樂乎。現在,小狗的手影就是我在那時學會的。等到電影開演時,那可真稱得上“萬人空巷”(雖然小村子人口不過二三百)!

    父親扛著一把木匠幹活用的大長木板凳,母親領著孩子,找個適當的位置,在大銀幕前一坐,是為村裡常見的一道風景。

    有的人家人口多,銀幕正面沒有好位置了,就跑到銀幕後面去看,但有一個缺點,看戲曲片時,看的字幕都是反的。電影開演後,你就聽吧,身邊全是喀嚓喀嚓的嗑瓜子的聲音,現在想來,很有意趣。

    有時,一夜時間裡,放映四五部片子!現在隨隨便便我就能說出那是看到的電影片名。比如《梅花巾》,《屠夫狀元》《李慧娘》《法庭內外》《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女偵探》……這就催生了我的一個愛好,訂閱《大眾電影》和記錄電影片名。一次,放映《追捕》,晚上下起大雨來,怎麼辦?片子已經取回來了,不放不是白瞎了嗎!於是大家決定到未完工的村小學校的屋裡放。屋地裡全是磚頭瓦塊,凸凹不平,根本沒有放凳子的地兒。於是,人們就站著看完映在牆上的畫面,無人離開。

    童年記憶,歡樂又美好,光影流轉,清晰又難忘。

  • 2 # 抓娛社

    小時候,我們村有專門的電影放映員,到村裡有人辦事或是有廟會的時候都會放映,大隊部會提前通知,大喇叭廣播“今天大隊有電影啊”...不到點,各個衚衕裡的男女老少都搬著板凳到大隊,有的還提前把凳子放那佔位全村人一起圍著看,拉一塊很大的幕布,然後用投影儀打在幕布上,這個電影放映機器類似於現在的投影儀,印象中好像有一個人一直在繳機器。我們這些調皮的小孩子把手舉高比劃造型投在幕布上,哈哈,很是開心。好懷念那個時候啊!

  • 3 # 這個薦人

    我們80年代在農村出生的人,看電影的機會很少,主要兩種渠道吧

    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有安排去鎮上的電影院看電影,都是集體組織的。印象中有一兩次。坐在座位上看到影院樓上的放映機聲音響起了,從一個洞洞裡一束光投射到白色的幕布上,就出現畫面了,感覺很神奇。都是紅色教育題材的電影。其中一部我印象很深是《魯冰花》。因為那天看電影的時候,看到後面被感動到了,在座位上哭得稀里嘩啦。一次電影看下來,會因為機器故障畫面忽然消失幾次,又接上,繼續看。

    看完電影后,會在邊上的一家很小的小賣部買一杯冰水,5分錢就能買到一杯有顏色的冰水,喝下去涼涼的、甜甜的,特別開心,看電影時的難過一下就過去了。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再大一點吧,電影院就沒有了,就一直沒有機會看電影,是到了大學以後才有機會和同學約了在我們學校的影院看的,很便宜二三十塊錢就有一張紙質的卡,每次看完就勾掉一次機會。一個學期大概有十來次觀影機會,如果看完了,其實還可以花錢再賣一張,超級划算。

    村裡當年也會偶爾組織鄉民看露天電影,有放映人員(不認識的)會在村裡空曠的廣場上搭起幕布和其他裝置,然後大家就都知道今天晚上在哪裡有電影看了,就早早的吃過晚飯,搬了小板凳去佔位置了,尤其小孩特別積極,一天跑個好幾趟。露天電影播放的主要是兩類片子,早期香港的武俠片和抗日劇。已經記不清了,《英雄王二小》這樣的電影好像就是透過露天電影觀看的。

    後來慢慢的村裡有幾戶條件較好的家裡,有了電視。一到晚上吃過飯,有電視人家的客廳裡就矮凳、長凳的坐滿了村民,看的香港的電視劇比較多,那時候上海灘、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都是這麼看過來的。看完回到家還自己照著武打動作比劃兩下,總想著要是每天這樣練下去,說不定也能成為武林高手,傻帽的可以……

    記得還有一戶人家後來開始收費看電影,一般小孩子不讓進去。有一次不知怎麼跑過去玩的時候,看到一個比較曖昧的長鏡頭,主人就慌忙行動,然後小孩子們都被轟出來了。

    所以從小接觸到的電影文化是非常貧乏的,後來出來上學後發現自己和當時的主流文化是脫節的。同時代人為張國榮、譚詠麟爭論不休的時候,一概不認識,對林青霞、王祖賢他們演的武俠也從沒看過,都是自己後來補的功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2萬左右的大五座suv,有什麼好車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