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朋友的酒長虹
-
2 # 一網荷蘭
在某知名網站上關於誰是藍芽的發明人的一段“最佳答案”中,說“藍芽並不是個人發明的,而是一個技術小組”,“藍芽發明人是瑞典的愛立信公司”等等,整篇文章全然不提這個偉大的荷蘭人的名字,就大謬不然了。
這個荷蘭人的名字就是雅普·哈爾特森(Jaap Haartsen)。
藍芽,bluetooth,現在大家都很熟悉了,這個荷蘭人發明的裝置,能夠幫助人們實現無線通訊,已經用在30多億個電子裝置中。
一項現代發明,總是一個小組完成的,但是,總有一個大腦指揮著這場攻關戰,而這個大腦就是雅普·哈爾特森。
是這麼一回事,雅普·哈爾特森是在上世紀90年代,在瑞典為僱主愛立信 (Ericsson)公司工作時候,應僱主要求去研究這一裝置的,因為他已經有了設想。到1997年,專利登記上,公司是擁有這一專利的主人,但記在雅普·哈爾特森的名下。
到了2015年,這年的年頭他接到著名的美國發明家名人堂的通知,他以其藍芽專利發明人的身份,入選2015年的名人堂,名字將和大發明家愛迪生、有線電話發明人貝爾、汽車大王福特和微生物之父巴斯德以及在世的和不在世的很多專利發明人並列。
到了當年的5月2日,在華盛頓的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舉行了名字進駐的儀式。
至目前為止,這個名人堂裡面有500多位卓有成就的發明家,也包括2009年進駐的華人科學家卓以和。
在世界上,哈爾特森又有“藍芽之父”的稱呼。此外,他還有149項其他的發明專利。
至於當時為什麼命名為“藍芽”?那是一個瑞典老國王的名字,叫做Harald Blåtand ,最初是用這個國王的名字命名這個研究計劃的。當美華人前往愛立信公司看到這個玩意的時候,就問,這是什麼?當時還真不知道叫什麼,就說出了國王的名字,於是,美華人就拍板了:Blåtand ,bluetooth!這個名字好!
哈爾特森,1963年2月13日出生在海牙,1986年在荷蘭代爾夫特大學電器工程專業畢業,1990年取得博士學位,進入愛立信工作,1994年開始研究藍芽技術。2000年回到荷蘭的Twente大學任教授。2010年到一家荷蘭公司工作,後來,該公司被美國公司Plantronics收購。
據說,他為人十分低調,不求名不求利。當年他因為藍芽的發明從公司方面拿到相當於大約1000歐元的獎金,這跟數十億裝置使用的專利費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他只是打工一族,居住在荷蘭的Hardenberg,但是,他說:“看,我在這裡有家庭,有房子,有汽車,一輛富豪V50吧,夠了。有了很多錢怎麼樣?買一輛賓士?娶兩個老婆?這就幸福了嗎?人啊,總是不滿足的,而我,已經很滿足了。”
他的太太在旁邊補充說,是啊,他有時寧可一個人扛個帳篷到山崗上去住呢。而他,的確也很滿足了,不僅僅因為能夠在名人堂內“青史留名”,而是因為如他的同胞梵高所說的,“我一看到空白的畫布呆望著我,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內容投擲上去。”
回覆列表
藍芽的創始人是瑞典愛立信公司,愛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進行研發。1997年,愛立信與其他裝置生產商聯絡,並激發了他們對該項技術的濃厚興趣。 1998年2月,5個跨國大公司,包括愛立信、諾基亞、IBM、東芝及Intel組成了一個特殊興趣小組(SIG),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小範圍無線通訊技術,即現在的藍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