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榕一哥

      首先在文學性方面作一比較。崑曲的劇本多為“傳奇”,少數是“雜劇”,是正統的中國戲曲劇本構成的形式,作者多為文學家、劇作家或知識分子;京劇是俚俗的劇本,傳統劇作者多為社會中下層,姓名有的不可考。崑曲的唱詞是曲牌體,由長短不規則的句子構成;京劇唱詞是五字句或七字句,也有變體到十字句,有著源自說唱文學的痕跡。崑曲是一首一首的歌曲,曲牌名稱雖有一樣的,但曲調隨字的四聲陰陽不同而變化;京劇是所謂板腔,由少數十分單調的曲調原型(主要只有西皮及二黃兩種,是上下句的說唱文學套上音調而構成,音樂非本質,本質是吟哦)加以幾個變型,型式少,調子往往聽來千篇一律。因屬吟哦,所以才以板為單位拉長縮短,這就是板腔的來源———說唱文學的“吟哦”。因而,崑曲是中國古典歌劇,京劇不是歌劇,是來自說唱曲藝的“說唱劇”,它唱的不是歌,而知識唱“話”(這是從本質而言)。崑曲的音階大部分是五聲音階,少部分是七聲音階構成;京劇則由七聲音階構成。崑曲的語言是中州音韻的國語,有些演員喜用深度蘇州方言化的語言進行演唱;京劇則以國語為主,有些有湖廣音。  再從表演藝術方面比較。崑曲的主奏樂器是曲笛(加上屬於節奏樂器的拍板);京劇的主奏樂器是京胡。崑曲基本上是隨著唱腔而有舞姿,每個樂句甚至字詞都有由代代傳下來的固定身段及表情來表演出來;京劇在傳統上是呆站著唱,有動作的時候是不唱的。在武戲中尤其可以看出來。京劇在武打時是純武打,到開口唱時整個舞臺就沉寂下來,只有唱者在開口唱。崑曲則是邊舞邊唱,舞(打)得越熱烈,唱得也越激烈。

      一般崑劇常演出的《西廂記》,是明朝李日華所撰《南西廂記》傳奇劇本,其中〈佳期〉、〈拷紅〉兩折最常演出。這兩折都以紅娘為主角,俏皮討喜也最容易被觀眾所接受。 而嶽美緹和張靜嫻的新崑劇作品,則是依據被稱「北西廂」的元朝王實甫的《西廂記》版本改編。主要演出〈長亭送別〉,將重點放在崔鶯鶯與張生身上,將以充裕時間來演繹崔夫人允張生與鶯鶯成婚後卻立即命張生進京趕考,鶯鶯在長亭與張生的餞別之情。 如上,崑劇不是連續劇,只是取其中一兩節來重點渲染,而王實甫的《西廂記》是有始有終情節完整的

  • 2 # 友杆枰

    京劇《西廂記》,在崑曲《西廂記》的基礎上,增加了情感過程,內容更豐富,更祥細貼近生活化,由崑曲移接到京劇,人們比較接受,國粹藝術,京劇大眾化,崑曲侷限為文化人所喜愛,她的腔調,平常百姓享受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是年近50的人在高鐵上遇上20多歲的年輕人強制坐在你位置上,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