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87297896613

    1.明瞭。這是教學過程的第一步,由教師傳授新教材。它要求教師在講解時應儘量明瞭、準確、詳細,並與兒童意識中相關的觀念(已掌握的知識)進行比較。教師主要採用提示教學,也可輔之以演示,包括實物掛圖等直觀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明瞭新觀念,掌握新教材。對學生而言,這一階段處於靜止的專心活動,其心理狀態主要表現為注意,注意教師對新教材的提示,集中精力對新的概念、教材進行鑽研,努力明瞭新觀念。

    2.聯絡。對學生而言,這一階段處於動態的專心活動。這種鑽研活動可使學生新掌握的觀念、教材與以往已有的觀念之間產生聯絡。由於新知識與原有知識間的聯絡開始時尚不清晰,處於一種模糊狀態,學生的心理狀態表現為期待,希望知道新舊觀念聯絡起來所得的結果。此時教師應採用分析教學和學生進行無拘束的自由談話,引起統覺過程,使新舊知識產生聯合。

    3.系統。經過聯合階段後,學生的新舊觀念,新舊知識已經產生了聯絡,但是還不繫統,需要一種靜止的審思活動。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在新舊觀念聯絡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並尋求結論、規律。這時學生心理上的特徵是探究。教師可採用綜合教學,透過新舊教材對比聯絡,將知識形成概念、定義、定理。

    4.方法。學生對觀念體系的進一步深思,表現為一種動態的審思活動,這時學生會產生把系統知識應用於實際的要求,其心理特徵是行動。教師可以採用練習法,指導學生透過練習、作業等方式將所領會的教材應用於實際,並發展邏輯地進行思維的技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晚上有時做夢,會在夢中做夢,大家有沒有遇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