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花見岸

    把他當成一面(有點片面的)鏡子吧,從中看到自己的一部分,然後放空自己,慢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一些人看到噁心的病體會感到不適、想逃,但是仁慈的大夫不會有任何不適感。

  • 2 # 局中人手記

    我自己讀尼采也是完全陷入其中了,甚至影響到自己的言行和日常生活。我覺得要對沖一下的話,應該讀點羅素和波普爾的作品,可能一開始會覺得沒有那麼深刻,但其實羅素和波普爾的哲學更能幫助我們應付日常生活,也很有價值。

    另外就是不如讀讀讀科幻小說,瞭解下最新的科技發明,幻想一下宇宙和外星生命,然後世俗點,忘記深刻的生命和哲學問題,多想想怎麼賺點錢。這樣就慢慢對沖了尼采的影響。

  • 3 # 豆豆美學

    必須是黑格爾

    黑格爾與尼采往往被置於現代哲學革命的兩端,一方是體系建構家,一方則是體系破壞者;一方是古典形而上學的擁護者,一方則是本質論的宿敵。黑格爾與尼采的對壘,在卡爾·洛維特的《從黑格爾到尼采》之中,得到了強有力的證明。洛維特將尼采劃入黑格爾左派的方法,將黑格爾與歌德並列,深描出由馬克思與尼采共同瓦解的歷史哲學話語。

    尼采的哲學觀最重要的一點是哲學的使命就是要關注人生,給生命一種解釋,給生命的意義一種解釋,探討生命的 意義問題。這與尼采所讀叔本華的著作有一定關係。還有一點看法,尼采認為哲學是非政治的,哲學和政治是兩回事。所以尼采對哲學的看法,第一是對生命,關注人生,第二非政治的,第三非學術的。哲學不是純學術。尼采對傳統哲學進行批判,他認為關鍵在於沒有關注人生。他認為傳統哲學造成的後果是虛無主義。尼采認為現象背後是沒有本質的。

    在黑格爾看來,這裡即將接近希臘悲劇精神和命運概念的內涵。古希臘人對於命運的恐懼,並非是對於純然外在於自身的偶然機運的懼怕,而是對於自我分裂的擔憂,也正是哀怨意識的本質。在認識到死亡帶來的客體的虛無,和經過反思意識到的自身的虛無中,主體與另一個此時顯現為主體的實體,或是另一個人,達到了一種相互承認。客體的虛無、自身的虛無和從頭到尾的絕望逼迫精神投身至持久不變的事關本質的普遍者那裡。從此,精神為了達到真正的自由,走上了一條極具悲劇性的道路。

  • 4 # 阿卡迪美

    西方哲學史有極其迷人的一面,就像彗星撞擊地球一般,時常讓你有一種被震撼到的感覺,思想上抑或情感上。

    尼采是希臘式的哲學家,他的影響在當時及後世的文學藝術家圈子中影響極大,但在專業哲學圈子裡似乎反響平平。後來法國當代主義哲學家又有追隨尼采的傾向,福柯、德里達、徳勒茲都有他的影子。

    尼采反對基督教,也反對國家主義,更瞧不起浪漫主義,他的心裡是無情的君主和藝術家的結合體,是那種他認為無懈可擊、無比完美的英雄—高貴人!

    讀尼采的作品容易使人著迷,這得益於他是個天才的修辭學家,可他的道德感又使他的文字往往充斥著無情。以他對女人的看法為例,他認為對待女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鞭子;又以他對下等人的看法為例,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了英雄出現而成為某種犧牲的工具而已……

    我不知道讀者是否看過叔本華的作品,比起他的前輩,尼采應該是比較主觀的,意志的,而非悲觀失望的,雖然尼采是個恐懼的人,他的後繼者希特勒也是個恐懼的人。但非要逃離尼采這種文字敘事風格所帶來的壓抑感的話,最好看一看古希臘的作品,或是世俗的作品,理性肅穆,或是世俗事務的處理上面。當然,抬頭仰望星空,或俯視大地更為愜意吧!

  • 5 # 趴兔子的蘿蔔

    羅素和維特根斯坦。

    尼采的各時期思想到現在應該已經沒有多少震撼感了吧?自其以降的圈內人多多少少都涉獵和發散了他不少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把我當狗,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