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ryant0817
-
2 # 流光印記13143003
小球時代當道,攻守轉換速度加快,球員射手精準,過去一些靠死守肉搏的球隊 ,也不得不改變球隊打法。另外,比賽賽程密集,強度加大,各個球隊都在尋求一種更高效快速的方式贏球,就像德國閃電戰一樣,球員也是如此。然後就是增加比賽觀賞性,提高收視率的需要吧,早些年太陽隊開小球先河,如今勇士將小球發揚光大,玩的淋漓盡致,使得得分如探囊取物,高分比賽頻出!
-
3 # 五指毛
現在的NBA的球隊能打出高得分,和NBA多年以來對鼓勵進攻方面的改造有極大的關係。
80年代的NBA進入了新紀元,魔術師約翰遜和大鳥拉里伯德的黑白對決深入人心,他們讓NBA的對抗等級變得更高,競爭更激烈。而在80年代末兩連冠的活塞,利用他們的可怕的肌肉防守和大尺度的肢體衝撞給了很多球員一個榜樣——高強度的防守可以摧毀對方的意志,而高烈度的身體對抗也會讓很多進攻球員會顧忌受傷而在進攻上畏縮不前,這些變化不僅僅是簡單的技戰術算術題,在心理上也尤為重要。
因此整個90年代,大部分強隊都以防守見長,由於當時NBA的本土球員多,黑人球員多,在身體對抗和速度上有一定的優勢,個人防守能力也很強,再加上當時對惡意犯規吹罰比較松,那時的球賽更有火藥味,因此籃下肉搏大戰是聯賽主流,尤其是90年代六奪冠軍的公牛,還有萊利在紐約和邁阿密打造的肌肉軍團更讓大家明白防守的重要性,但副作用是防守大戰愈演愈烈,比賽變得過於粗野而且不流暢,當然還有個問題是當時NBA的觀眾相對草根,所以球員整體作風也比較粗野
斯特恩Quattroporte為了讓NBA國際化,把生意做大,加上比賽日益沉悶的原因,決意修改規則,修改到能讓進攻靈氣十足,但防守一般的歐洲球員可以生存,開始允許聯防,建立防守三秒區,並設立零容忍確立裁判權威,著裝令挽留中產觀眾,再禁止外線防守的hand check,然後加上嚴打惡意犯規和三分犯規等,鼓勵球員多突破(不需要像以前那樣保護自己),多投外線,在這種規則下,死守的成本反而變高了,而且歐洲球員的加入也多了很多戰術精細化的可能,於是經過10多年教練、球員的自下而上的努力,整個NBA逐漸技戰術轉型成功,變成現在進攻為上的聯盟,因此能打出高分的球隊將會越來越多。
-
4 # 鏡說歷史
NBA的戰術配合,進攻效率的把握還有球員身體素質,這些都決定了NBA每場比賽的分數不會太低,而且每次比賽之前的整場戰術狀況每個球員的上場時間,出手次數也有一定的規劃。
回覆列表
首先是聯盟鼓勵進攻 商業聯盟追求比賽的觀賞性 要求各球隊加快進攻節奏 這樣在有限的時間內 進攻回合次數增加 得分機會隨之增加
其次是小球打法的興起 越來越多的球隊注重攻防轉換和三分球 進球方式相對過去更加追求效率
裁判原因 裁判對於犯規的吹罰尺度控制的相對較嚴 球員在較小的防守壓力下更容易得分 同時 更容易得到罰球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