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穿草鞋的小灰灰
-
2 # 沒錯我就是劉歡
出現你這樣的問題想法,其實很正常。這是由於自古來說,葡萄酒的價格都高於其他酒精飲品所決定的,當然這是原因之一。
下面我會較為詳細的一點從頭為你解答這個疑惑。(如果不嫌煩)
紅酒的出現並不比啤酒晚多少,據考古學家的發現,葡萄酒的出現很可能與啤酒同步,只是因為葡萄生長的環境因素與穀物不同,它流傳範圍小,收成低等因素,導致它的流傳得侷限性,加上那時候的交通十分的不便利,運輸貴等等,葡萄酒的價格自然要高出很多。
公元前八百多年前(具體想不清了),亞述國王亞述納齊爾帕二世為了慶祝新都(想不起來)的落成,舉辦了一個宴會。該宴會十分的奢華,傳統的美索不達米亞建築風格的宮殿。潺潺的溪流、轟鳴的瀑布環抱宮殿,花園裡種著不僅僅本土的植物,還有遠征時所採集回來的植物,什麼椰棗樹、李子樹、橄欖、雪松等,花團錦簇。
宴會持續了十天十夜,根據史料的記載,當時參加宴會的人數多達69574人;其中47074人是來自全國內各地的代表;16000人是新城的新居民;5000的他國來使;其餘還有官員、貴族老爺等。
那麼這麼多人的宴會上,食物、飲品又是怎麼供應的呢?
據記載:肥羊、小牛、綿羊各1000頭還有其他等等酒不多贅述了。
當然啤酒也在供應飲品之內,攻擊1萬罈啤酒,同時hi提供了1萬個皮囊裝的葡萄酒。
葡萄酒對於美索不達米亞人來說是稀有的,因為他們的葡萄都是從遙遠的北部山區進口來的,北部山區人種植葡萄,生產葡萄酒,再把酒從山上運輸到山下,耗資巨大。這便使得葡萄酒的價格要比啤酒貴出10倍以上。所以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化當中,葡萄酒是一種富有異域風情的奢侈飲品,只有上流社會猜喝的起。在那個年代,葡萄酒主要用來宗教祭祀,因它的昂貴,所以便被捧為“上帝之飲”。
在後來的發展當中葡萄酒的容器逐漸的發生變化有淺碗、有酒壺等。
到後來古希臘人曾改變過葡萄酒的喝法(也就是摻水以降低酒精度),而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加大對葡萄的種植與釀造,出現了葡萄酒的“品牌”及酒廠,再到奴隸也能喝到葡萄酒時,其實葡萄酒的撲救程度,已經是人們種較低階層的人也可喝到(這裡“喝到”並不是說天天喝,這還做不到)。當然這種葡萄酒的品質並不是好的。
慢慢的隨著這種普及和傳播,它參與到人們的 民俗、文化、思想、哲學、政治、生活當中。
所以從歷史演變來看,
其一:葡萄酒的成本高於其他飲品;
其二:它的果香的特殊香味與地酒精度的特性獲得貴族階層的喜愛;
其三:在漫長的歲月中,它給人們的印象從一開始就深刻,逐漸的刻在人們的心裡、文化當中。
這就是我們之所以會這樣看待葡萄酒的主要原因。
回覆列表
就像穿衣服一樣,難道普通老百姓就不穿衣服了?只有富人可以穿?紅酒其實現在已經很普及了,只是錢少點,會選擇便宜一些的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