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寧澄說事

    不要吧,去電影院看電影為的不就是個劇情,效果,氛圍麼,又不是為了彈幕。

    實際上包括在電腦上看正片都不愛彈幕,通常是看短影片非第一遍的時候才愛看一看,而且前提是好玩的彈幕。

    在電影院體驗彈幕……如果是片頭片尾加點好玩的還可以接受,正片就不要了吧。

  • 2 # 孫小爺咯

    應該不會去看,完全影響我的觀看

    其中在傳播學中有一種觀點,“兩面提示”,相對的是“一面提示”,意思就是僅向說服物件顯示自己的一方的觀點或者對自己有利的判斷材料,而“兩面提示”是提供給你材料,讓你自己去判斷,看電影出現彈幕就是這樣,本來是提供給大家一個公平的觀看環境與作品,大家希望透過自己所看到的畫面,劇情,聽到的音效來判斷影片的好壞,而不是唰唰滿屏的彈幕,讓觀眾感受不到被尊重。

    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選擇去電影院觀看一部作品,為什麼不是選擇之後在手機或者電腦上觀看,一方面是因為被推薦感覺不錯,想要去看,並且是提前看,另一方面,電影院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作品,還有一種儀式感,那麼多人坐在一個空間,觀看一部作品,透過滿屏的巨幕,這種感覺是其他環境替代不了的。

  • 3 # 冷眼天下

    所謂“彈幕”,最早是軍事術語,指的是用火炮對一目標進行密集炮擊,英文稱之為“barrage”。但在目前中文網路語言中所說的“彈幕”則來自日文。日本有一家影片網站名為“niconico”,它首創了讓網民在影片播放頁面上進行實時評論的技術,產生的效果是,在某一秒的畫面上有可能會突然冒出大量吐槽評論,從螢幕上飄過,這看上去就像是橫版彈幕射擊遊戲,因此日本網民逐漸將這種網路評論方式稱為“彈幕”。

      由於過去對於影片的評論,都是設定在播放器之外的區域,因此評論的內容大多圍繞在整個影片上,話題性不強。“彈幕”則可以給觀眾一種“實時互動”的錯覺,雖然不同“彈幕”的傳送時間有所區別,但其只會在影片中特定的一個時間點出現,因此在相同時刻傳送的彈幕基本上也具有相同的主題,在參與評論時就會有與其他觀眾同時評論的錯覺。

    這是紅白機上的 1942 和 1945,早期射擊遊戲裡子彈寥寥,遠稱不上「幕」

    1997 年,以《怒:首領蜂》為代表的一系列街機射擊遊戲開拓了「敵方的炮火無比密集」的彈幕風格

    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遊戲中的彈幕

    把「彈幕」這個名詞帶到新的領域的,是創建於 2006 年的日本影片網站「NICONICO 動畫」

    2008 年 3 月,NICONICO 彈幕條數超過 10 億。技術也在進步,圖為只有付費使用者才能使用的彩色文字

    一個典型的彈幕畫面。延遲三秒和從右向左移動是彈幕的基本規則,NICONICO 也曾在愚人節推出過可以從左向右移動的彈幕

    2012 年末的一次自民黨辯論。

    NICONICO 初期主打動畫和遊戲等宅向內容,但隨著網站直播功能影響力擴大,更多領域的影片被加上彈幕。

    PS Vita 等數碼裝置也以支援 NICONICO 和彈幕為賣點宣傳。彈幕已經成為日本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7 年開始,AcFun 和 bilibili 等網站逐漸把彈幕文化引入中國內地

    網站允許使用者上傳影片,亦可引用國內主流影片網站的網站並加上彈幕。2013 年起,主流影片網站也開始增加彈幕功能。

    由於從網站 LOGO 到介面設計和功能都與 NICONICO 過於「相似」,bilibili 遭到過日本網民的質疑,方式自然是彈幕

    2013 年初,彈幕春晚成為現實。網友在彈幕裡吐槽說蔡明在小品裡演的就是個彈幕

    2014 年 7 月,帶彈幕的世界盃直播。並未廣泛流傳

    2014 年 8 月,《秦時明月》和《小時代 3》成為首批接受彈幕吐槽的電影

    下面,舉 14 個栗子!

    廣告倒數

    電影開始,數人頭,「打卡」。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無間道》

    《大話西遊》

    《殺死比爾》

    《南極料理人》

    《地心引力》

    《盜夢空間》

    《大偵探福爾摩斯》

    《無間道》

    《唐伯虎點秋香》

    《小時代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華晨宇在《天籟之戰》第二季的《阿里山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