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祥瑞蘊藏

    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我認為,在小學階段,以愛感化為主,初中階段,感化與懲戒結合,高中階段,懲罰為主。老師懲罰學生,其實這是一種愛,但不被家長接受,如何掌握懲罰的度,要因人而異。所以教育學生,靠愛來感化,對一些學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 2 # 55887931

    不覺得!對現在的老師的素質和修養存在一種懷疑的態度!話不多說,每年每天有關老師的醜聞就數不勝數了,哪裡像以前九十年代以回的老師那樣,真的認真教學!那些年代的老師才配得上“老師”這個稱呼!現在的只配叫“臭老九”

  • 3 # 朱鐵平

    本來不想回答,看到這樣的說法,實在是控制不住我自己。

    首先,我必須要反對這個朋友以偏概全的汙衊。如果說教師隊伍裡有害群之馬,甚至禽獸不如之輩,我肯定承認,這種事情也經常被新聞曝光。但是,新聞具有導向性,也會在意點選率以獲得經濟收益,因此,會適當選擇這類新聞加以報道。有一個新聞行業的學姐曾經講過,不是不報道那些社會上的正能量,只是報道了之後點選率很低,很容易就被淹沒了。也就是說,不是你沒看見的事情就沒有發生,也不是你看到的事情就是持續發生。倘若教師的隊伍真如你說的那樣,這個社會早就完了,我們的政府也肯定不會允許那樣的事情發生。

    然後,我來說說教育學生的話題。

    教育,不分階段,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無愛不行。中小學教育的物件是18歲以下的人,還未完全成長為心智成熟的人,因此作為成年人的教師,必須以愛之名,去讓學生親近,以求親其師而信其道。

    但是,在有愛的同時也必須輔以規矩教育。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如果老師用好規矩的尺度,學生會更加持久的愛你。當學生從小孩變成大人,思想逐漸成熟,他會越來越感受到老師是賞罰分明的,既能夠看到學生的優點,也不允許他犯錯,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當然,有些非常頑固不化的孩子,更應該給予他愛的教育,因為他們更加需要被關愛。在心理學的角度,他們可能在童年或者現在缺少來自父母的愛,家庭的愛等等。我常常想我曾經那個頑劣的學生,如果我不關愛他,那麼未來有可能當他想要洗心革面的時候,會想到這個世界對他沒有一絲溫暖,還是做壞人好。

    愛學生,是對教育,對人格最基本的尊重。

  • 4 # 只求往生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個世界是將心比心的。老師受到現在這樣的對待,可以說中國歷史上5000多年都沒有過。再說要求這個那個的,我想大多數人心都沒這麼大。罵吧,多罵罵老師,沒有風險,不會像有些職業你罵了要請喝咖啡的,老師也承受得多了,麻木了。但這種情況下,讓老師生出發自內心的愛心,你信嗎?

  • 5 # 傷心的翹螞蟻

    一談到教育,必說到教師,好像教育只是教師和學校的事,與社會、家庭無關一樣。好像只有教師的愛才能使學生成才一樣,家長的愛、社會的愛似乎一點作用都不起!

    不知從何時起,社會上流傳一種教師不愛學生的說法,這種現象還有越演越烈的跡象。媒體的負面報到又風起雲湧,好像負面報到越多,對社會越負責任一樣。我敢肯定的說:“在教育部門,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教師都是很負責任的。”而少數教師的不良行為被炒作,無限地放大,這些都是利益在你怪。說教師補課是為了追利,媒體的負面報到同樣是為了追利。因為正面報到關注的人很少,效益自然差,追名逐利這也是人之常情,人的本能,無對錯之說。

    教師怎樣教育學生,最有發言權的還是教師,因為“因材施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教育法寶,在未來百年後都還是先進的教育理念。現在人們受西方教育的影響,認為愛是教育的一切,“愛”能解決教育中的一切問題。而中國早有“鬥米養恩人,擔米養仇人”這一說法,這有力地證明了“愛”的罪惡。過多的愛就不是愛了,而是害了,這一點誰都明白,更不用說專家和媒體了。人們之所以支援專家和媒體,這也與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有關,家長怕,社會怕,學校領導更怕。

    一切教育都應當是規則。學校教育除了規則外,還應當講究教育藝術,教師的人格,正確的人生觀。教育好學生要社會、家庭、學校三者都必須“三觀”正確,相輔相承。一味地怪罪教師、學校是開錯了藥方,抓錯了藥。

  • 6 # 易查分

    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感情會更加豐富,我們可以在課下和業餘時間多組織活動,深入瞭解學生,放低自身姿態,真誠的和學生溝通,打消他們的顧慮,告訴他們願意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願意和他們做朋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學家已經發現地球有地下生物圈,除了微生物,會不會也有更高階一些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