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聶政
-
2 # 例外狀態
不清楚在今天還有多少人在談論海子,也不清楚在談到他的山海關、他的決然棄絕時會帶著怎樣的心情。“你可以嘲笑一個皇帝的富有,但你不能嘲笑一個詩人的貧窮”(西川《關於海子的死》)。海子是他自己的王,與我們每一個人有關,也無關。
他是精神疆域裡的虛幻的景緻,每個人在面對它時,或許都會慚愧。這裡無意將海子的死移至人們經常想象的英雄主義的末日情懷或者浪漫時代的終結。事實上,這種想象是詩意的,隨著時間的抹殺和一夜之間詩歌的敗落,許多人都已失去了這種美好而憂傷的想象能力,而被實證的幌子左右擺佈,不再堅持初衷,而是追隨懷疑主義的渾濁不清的潮流,開始動搖了對神聖的敬畏(無可質疑的是,褻瀆神聖的遊戲時代已經悄然而至)。
懷疑主義的這股潮流造成的一大壞處(在其他意義上或許是有益的)就是,將心中的神趕下臺,代之的是世俗化的與世界的互為輕蔑和陌生。“對於世界/我永遠是個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語言/他不懂我的沉默/我們交換的/只是一點輕蔑/如同相逢在鏡子中”(北島《無題》)從這一點就可以理解為何後期許多人叫囂“海子的自殺是由於欠債”、“海子是瘋子,是精神病,他的死與我何干”云云,這種世俗化的趨向或許已經在表怔了詩人在這樣的環境裡的必然破碎的命運。
-
3 # 蝸牛小小姐
我喜歡看老舍得文章,尤其是他的《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看過好多遍,在一些其他的文章中我發現老舍是一個極其有生活情趣的人。老舍極愛養花,尤愛菊花,一下子能養三四百棵,一百多個品種。如果寫作累了,就到院子裡看看,澆澆水,挪挪盆,剪剪枝,然後再回去屋裡繼續寫作。老舍也很喜歡貓咪,他的作品到處都是貓的影子,對貓咪的寵愛可見一斑。老舍也很喜歡熱鬧和交朋友,據他兒子回憶,只要有朋友來,老舍馬上就變得很活躍,不惜典當衣服買酒菜。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筆下的花花草草、夕陽晚霞,能寫的這麼細緻美好,讓人不自覺的愛上他的文章,可是他卻自殺了。他自殺的那天早上,和平常一樣出門,還和自己的小外孫女打招呼,和“外公再見”。這一天,他沒有去文聯接受批鬥,而是獨自一人走到了太平湖,士可殺,不可辱,老舍用自己的死亡,警示著一個民族的自省。
兩年後,老舍先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且在投票結果中排名第一。瑞典駐華大使四處尋訪老舍下落,又發動其他國家進行聯合調查,最後斷定老舍已不在人世,便將獎項頒給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
4 # 1134993006平淡生活
三毛,(1943年3月26日一1991年1月4日)生於重慶,後隨父母遷居臺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旅行家。無論做人還是寫作,都自然輕快,不經意間說著最在意的人和事。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下一粒沙,形成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掉下一滴水形成太平洋。
如果有來生,要化成一陣風,瞬間也成永恆,沒有善感的情懷,沒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裡灑脫,一半在春光裡旅行。
永遠懷念三毛!
-
5 # 銀立豐
為中國幾千年文化,發展發揚更好,文人墨客,特別詩人,自發,自覺的自我修身養性性,自我文化再深造,再淨化,今日中國,己到超越李白,杜甫,蘇東坡的詩歌時代,有更多文人墨客,不願露出才華,甘於清貧,他們是社會最低層,瞭解門庭花草,,,,也瞭解花開花落。《賦海子》八桂詩聖題
-
6 # 小漁躲躲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顧城,先結束了自己妻子的生命,然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生而為人父母是一種抱歉,那麼一天寫84封情書給謝燁的顧城會不會想到,兩個人的生命以這樣的方式始終糾纏在一起呢。
是在一本舊雜誌上看到他的死訊,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他是偉大的詩人,偉大之所以偉大,也不僅僅只是因為文字的力量吧。
希望內心永無慌亂,永遠純淨如初。
似乎沉浸在文學世界的人,總是容易孤獨,容易與這個世界產生深深的隔絕感。許多文人都是在這種孤獨感的折磨下,走向了死亡。說說有哪些令人甚為感觸的文人之死吧?
回覆列表
恕我孤陋寡聞,自己知道的文人也不多。想來中華即使幾千年,會吟詩作對七步成詩的文人自然是數不勝數,卻為何我們能流傳千古能讓我們瞬時想起來的就那麼寥寥幾個。如李白,杜甫,文天祥等等。就個人風格而言,李白瀟灑飄逸,放蕩不羈。杜甫心繫黎民,憂國憂民。文天祥以身殉國,千古流芳。這三個人突出的特點便是李白的積極人生態度,(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杜甫心繫百姓的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文天祥以身殉國的愛國氣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杜二人年邁後生活拮据,李醉死於小船上,杜在幾天未得食物的情況下吃多了別人贈送的黃牛肉撐死。詩仙詩聖最後落得如此情形不禁讓人唏噓。文天祥後來兵敗被俘後元朝對他百般誘惑,許以高官厚祿,威逼利誘之下依然不畏勢力所逼,輕生重義,這種高尚的氣節確實令人折服。如此想來文天祥的死確是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