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四書五經是哪個人推薦上來的?為什麼成了經典?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要嗎?
8
回覆列表
  • 1 # 古月照胡天

    這個問題實在太大了,至今學界仍在爭論而無有統一定論,在此我僅談一下個人對此問題的看法。

    首先說一下四書五經能否代表儒家思想。自孔子傳道,即以詩書禮樂易春秋大六藝和禮樂射御書數小六藝教學,及至漢武之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武帝設太學置五經博士教授儒學。到了唐宋時期雖有九經、十三經之稱,但核心依舊是五經。南宋朱熹作四書集註,至元代科考以朱熹之四書集註為考試標準,四書遂與五經並稱於世,明清沿襲之。數千年來,儒家思想一直為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經典所傳承,後世之人在發揮儒家思想之時也必以四書五經為依據,因此說四書五經能否代表儒家思想應給予肯定的回答。

    第二,對於孔孟之道能否代表儒學這個問題,就我個人而言並不是完全認同。孔孟之說始於唐,成於兩宋理學家之手,至於明清方深入人心。孔孟之說出現有其現實歷史背景,宋明理學家在談孔孟之道時,其著重點在於對形而上的天理人慾性命的探討,對於己身之修持說的很多,因此孔孟之道不可避免的偏於天理性命之術。但是,從孔子本身、從《論語》來看,儒學關注俢己之學,但這之是基礎之學,並不是全部。子路問君子於孔子,孔子答以以敬、以安人、以安百姓,由此可見俢己之學僅是君子之基礎,更要的是安百姓的為政之學。而宋明理學家所談的孔孟之道雖也說修齊治平,但多流於空虛。

    至於儒家思想核心一問,在下實難給出正確答案,只能說一下自己的淺見。我覺得所謂儒家思想,就是追求一種乾坤宇宙秩序井然,其樂融融的境界,可以說這是太和,也可以說是大同。而為了達到這一境界,每個人都要有所作為,這就是俢己。在俢己過程中,中庸是一個原則,扣其兩端而執其中,讓一切事物都能依照其最恰當的方式去發展,行仁施義,制禮作樂,尊禮隆法皆得其中。

  • 2 # 夢歸秦淮

    四書五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所在,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包括《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

    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學為主導的文化,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人為地提升了儒學地位,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和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四書》重在教我們在古代如何做人,《五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柱。而四書五經一度被列為官方指定的科舉取士教科書,也是儒家重要經典著作,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

    春秋時期,孔子建立了儒家學派,核心思想“仁”和“禮”;到了戰國時期,孟子和荀子繼承和發展了儒家思想,孟子提出“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荀子主張“天行有常,人道有為,制天命而用之”,學習的最高目標是把握“禮”。

    但總的來說,從春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立,到後來儒學獨尊,儒家思想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適時調整和變化的。對儒學改造和影響最重要的三個人分別是孔子,董仲舒和朱熹。

    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在漢武帝時期,為了迎合大一統的需要,董仲舒對儒學加以改造,以儒學思想為主,融合了道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外儒內法,使儒學更加適合統治階級的需要。南宋時期的朱熹以孔孟儒學為根基,融合了佛教和道家學說,形成了一整套嚴密的思想體系。

    儒家思想在漢武帝以後被尊崇為正統思想和主流思想,其思想核心和精髓在於調和社會矛盾,鞏固統治。儒家思想中的“仁”的思想,體現在“仁者愛人”‘“仁者,人也,親親為大”’,重視思想道德建設和修養,對君主盡忠,對父母盡孝,為政以德,把倫理綱常和政治結合起來,剛柔相濟,講究君禮臣忠,選賢任能,愛民講信,以求國家的長治久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鼻炎跟養貓有關係嗎?